人类世的“资本论”(译文坐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人类世的“资本论”(译文坐标)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全球变暖、新冠疫情、贫富不均、先污染后治理……打破“增长”魔咒;在危机时代重新发现马克思
内容简介: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提出,在地质学上,地球已经进入了被称为“人类世”的新纪元,即人类活动的痕迹完全覆盖整个地球表面的年代。
物种灭绝、生态污染、二氧化碳超标……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曾许诺我们富裕生活,实际上却不断透支当下乃至未来世代的生存资源。超富裕阶层或许还能维持眼下的奢侈生活,我们绝大多数平民却不得不拼命寻找活下去的方法。
要在资本主义的尽头找到突破,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尤其是在与生产力至上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诀别的马克思晚年思想中,重新发现“可持续性”和“社会平等”实现的可能性。在环境危机刻不容缓的当下,“去增长共产主义”这可行的选项终于浮出水面。
想避免“人类世”的硬着陆,就不能把危机都交给政治家、专家去处理。“托付他人”只会让1%的超富裕阶层得到优待。这也必定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为了未来,我们别无选择。
有人也许会犹豫不决,认为不可能动员起99%的人同行。但其实,只要有3.5%的人以非暴力的方式真正站了起来,社会就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然,这个未来取决于读完这本书的你,取决于你是否决意成为那3.5%中的一员。
本书是日本新锐经济学家斋藤幸平的代表作,是近年来日本生态马克思主义领域的影响力的作品。日语版2021年出版后已销售50万册,并获得2021年日本新书大奖名、2021年亚洲图书奖等。授权全球十三种语言。
书籍目录:
前言 “人民的鸦片”SDGs!
章 气候变化与帝国式生活方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罪/不可逆点/日本的受损预测/大加速时代/在全球南方反复出现的人祸/基于牺牲的帝国式生活方式/让牺牲隐形的外部化社会/工人与地球环境都是榨取对象/被外部化的环境负担/否认加害者意识与拖延的报应/“荷兰谬论”——发达国家对地球友好?/耗尽外部的“人类世”/冷战结束后的浪费时间/马克思对于环境危机的预言/技术性转嫁——搅乱生态体系/空间性转嫁——外部化与生态帝国主义/时间性转嫁——“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边缘地区的双重负担/地球毁灭于资本主义之前/危机原形毕露/大分岔时代
第二章 气候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
绿色新政是希望?/“绿色经济增长”中的商机/SDGs——无限增长是否可能?/行星边界/能否边增长边减排?/什么是脱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必要性/经济增长的陷阱/生产力陷阱/脱钩乃幻觉/正在发生的是再挂钩/杰文斯悖论——效率提高增加环境负担/市场力量无法阻止气候变化/富人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电动汽车的“真实成本”/“人类世”生态帝国主义/技术乐观主义不是答案/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新技术?/IPCC的“智力游戏”/“通往灭亡的道路都是由善意所铺就”/去物质化社会的神话/气候变化可以被阻止吗?/“去增长”选项
第三章 直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去增长
从经济增长到去增长/甜甜圈经济——社会基础和环境上限/纠正不公平现象需要什么?/经济增长和幸福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公平分配资源/资本主义不能实现全球公平/未来的四种选项/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实现去增长?/为什么贫困会持续存在?/日本的特殊情况/批判资本主义的Z世代/落伍的日本政治/老一代的去增长理论的局限性/日本的去增长乐观论/去增长新论的出发点/不可能有“去增长资本主义”/“失去的30年”算去增长吗?/重新审视“去增长”的含义/自由、平等、公平的去增长理论!/马克思在“人类世”复活
第四章 “人类世”中的马克思
马克思的回归/“共有财富”——第三条道路/把地球当作“共有财富”来管理/共产主义重建“共有财富”/联合体创造社会保障/MEGA——新的马恩全集出版项目/青年马克思是“生产力至上主义者”/未完成的《资本论》和马克思晚年的大转变/进步主义历史观的特点——“生产力至上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生产力至上主义”问题/物质代谢概念的诞生——《资本论》的生态学理论转向/资本主义搅乱物质代谢/无法弥补的裂缝/《资本论》之后对生态研究的深化/与生产力至上主义的彻底诀别/走向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进步主义历史观的动摇/《资本论》中的欧洲中心主义/萨义德的批判——青年马克思的东方主义/对非西方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关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与欧洲中心主义的诀别/俄语版《共产党宣言》中的证据/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变了吗?/为什么《资本论》的写作延期了?/已崩溃的文明和幸存的共同体/邂逅共同体中的平等主义/新共产主义的基础——“可持续性”和“社会平等”/重新思考《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基于生态学的视角/资本主义和生态学家的斗争/“一种新的合理性”——为了对土地的可持续管理/真正的理论大转变——共产主义的变化/走向去增长的马克思/“去增长共产主义”成就/去增长共产主义新武器/《哥达纲领批判》的新解读/继承马克思的遗言
第五章 逃避现实的加速主义
迈向“人类世”资本论/什么是加速主义?/将错就错的生态现代主义/哪个才是“民间政治”?/政治主义的代价——选举改变社会?/通过公民大会更新民主制度/我们因“隶属”于资本而无能/从对资本的隶属到专制/技术和权力/安德列•高兹的技术理论/“封闭性技术”不适合全球危机/技术夺走了想象力/思考另一种富裕
第六章 贫穷的资本主义,富裕的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贫穷/“原始积累”增加人造稀缺性/公有地瓦解推动资本主义起飞/从作为“共有财富”的水到垄断性化石资本/共有物曾经很充足/私人财产正在减少公共财富/“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不是“公有地悲剧”,而是“商品悲剧”/不仅仅是新自由主义的问题/稀缺性和灾难资本主义/现代工人就是奴隶/债务的力量/品牌化和广告制造的相对稀缺性/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夺回“共有财富”/“共有财富”的“‘市民’营化”/工人合作社——使生产资料成为“共有财富”/工人合作社的经济民主化/有别于GDP的“完全富裕”/去增长共产主义创造繁荣经济/好的自由和坏的自由/自然科学没有告诉我们的东西/为了未来的自我克制
第七章 去增长共产主义拯救世界
新冠疫情也是“人类世”的产物/国家牺牲民主/商品化推动对国家的依赖/国家失灵之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优先顺序/“共产主义还是野蛮主义?”/托马斯•皮凯蒂已“转向”社会主义/自治管理、共同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弥补物质代谢的裂缝/改造从劳动、生产领域开始/在底特律播下的一颗小种子/通过社会运动超越“帝国式生产方式”/人类世的“资本论”/去增长共产主义的支柱①:转向使用价值经济/去增长共产主义的支柱②:缩短劳动时间/去增长共产主义的支柱③:废除统一分工/去增长共产主义的支柱④:生产过程的民主化/去增长共产主义的支柱⑤:强调基本工作/狗屁工作vs.基本工作/关爱阶层的反叛/自治管理的实践/去增长共产主义弥补物质代谢的裂缝/Buen Vivir(美好生活)
第八章 气候正义“杠杆”
透过马克思的“镜片”解读实践/不是回归自然,而是创造新的合理性/“无畏的城市”巴塞罗那的气候紧急状态宣言/诞生于社会运动的地区性政党/应对气候变化的横向团结/通过合作社建立参与型社会/走向实现气候正义的经济模式/市政自治主义——跨国地方自治主义/向全球南方学习/新启蒙运动无能为力/夺回粮食主权/从全球南方到世界/挑战帝国式生产方式/气候正义这一“杠杆”/巴塞罗那的目标是去增长/传统左派的问题/为了“完全富裕”/告别拖延政治/经济、政治和环境三位一体的改革/向公平的可持续社会的飞跃
结语 为了历史不终结
作者介绍:
斋藤幸平
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副教授。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2018年因《卡尔?马克思的生态社会主义:资本、自然和未完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获得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诺奖”的多伊彻纪念奖,不仅成为获得该奖项的位日本人,也是该奖设立以来年轻的获得者。2019年10月获经济理论学会奖。近期出版的新书《人新世的“资本论”》出版不到半年已销量超过20万册,并获得2021年日本新书大赏。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节选)
▼马克思对于环境危机的预言
回顾资本主义历史,就会发现国家、大企业几乎不可能提出足够规模的气候变化对策。资本主义给出的不是解决方法,而只是将掠夺与负担进行外部化转嫁。它们不断重复着把矛盾转嫁向某个远方,对问题的解决一再拖延。
但实际上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人对这一转嫁所创造出的外部以及其中隐藏的问题做了分析。而那就是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将自身矛盾转嫁到了别处,使之隐形,但转嫁又导致矛盾的进一步加深,终必然深陷泥潭之中。
通过资本来转嫁矛盾的尝试终一定会失败。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所致。
所以,我将参考马克思的理论来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局限性,这里先对技术性、空间性、时间性三种转嫁做一梳理。
▼技术性转嫁——搅乱生态体系
种转嫁方法是以技术发展解决环境危机的尝试。
马克思讨论了关于农业导致土壤肥力耗竭的问题。当时他参考的是同时代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对于“掠夺式农业”的批判。
李比希指出,土壤中的养分,尤其是磷与钾等无机物质是通过岩石的风化作用被植物所吸收。但是风化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所以植物可以利用的土壤养分也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保持土地的肥力,必须让谷物所吸收走的那部分无机物质切实地回到土壤之中。李比希将此称为“补给法则”(Gesetz des Ersatzes)。总而言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土壤养分的充分循环。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分工不断推进,在农村所收获的谷物被销售给了城市工人。这样一来,谷物在城市被消费,被城市的工人们吸收、消化后用马桶冲进了河里,其所吸取的土壤养分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土壤中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农业经营也有潜在问题。农场经营者们都短视,喜欢连作赚钱,不愿意休耕让土地恢复肥力,将可以滋润土地的灌溉设备的投资控制在。资本主义本就将短期利润放在首位。这样土地养分循环就出现了“裂缝”,土壤不断失去养分,却得不到补给,日益耗竭。
李比希批评牺牲可持续性来追求短期利润的非理性农业经营是“掠夺式农业”,并警告称这会带来欧洲文明的崩溃危机。
但是,李比希所警告的由土地耗竭所引起的文明危机在此后的历史中却没有发生。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20世纪初所发明的“哈伯•博施法”使工业制氨成为可能,带来了廉价化肥的大规模生产。
但是,这一发明并非弥补了循环中的“裂缝”,而只是进行了“转嫁”。以哈伯•博施法制氨(NH3),不仅需要大气中的氮(N),还需要化石燃料(主要是天然气)提供氢(H)。因此,要满足全世界的农田需要,就必须使用大量化石燃料。
用于合成氨的天然气,实际占到了天然气整个产量的3%至5%。 总之,现代农业浪费其他有限的资源代替原本使用的土壤养分。而在氨的生产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是技术性转嫁的根本性矛盾所在。
通过大量使用化肥,农业得以发展。但氮化合物泄露到环境中,又造成了地下水的硝酸污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等问题的产生,这又影响了饮用水、渔业。所以,通过技术所做的转嫁,终引发的是远比土壤耗竭规模更大的环境问题。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化肥的大规模应用搅乱了土壤的生态系统,使得土壤的蓄水能力下降,蔬菜、动物变得容易感染疾病。然而市场却要求没有被虫咬过的、大小一致的廉价蔬菜。于是,现代农业越发需要化肥、农药、抗生素。而这些化学物质也泄露到环境中,又会搅乱生态系统。
但是,造成这一切的企业却拒不赔偿,坚称没有证据显示与这些损失有因果关系。即便做出赔偿,多数情况下也无法使环境恢复原样。
所以技术性转嫁并没有解决问题。技术滥用反而不断加深了矛盾。
▼空间性转嫁——外部化与生态帝国主义
技术性转嫁之外还有空间性转嫁,这是第二种方法。马克思就其与土地耗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探讨。
在马克思的时代,哈伯•博施法还未曾发明,当时广受瞩目的替代肥料是海鸟粪石(guano) 。栖息于南美秘鲁海岸的许多海鸟,其粪便堆积物石化后便形成了海鸟粪石。而这些海鸟粪石日积月累,变成了小岛。
这些海鸟粪石就是干燥的鸟粪,里面有许多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物,处理起来也很方便。实际上当地的原住民一直有把它用作粪肥的传统。个注意到海鸟粪石功效的欧洲人是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十九世纪初时他正在南美各地进行考察之旅。
此后,海鸟粪石一举成名,被视为解救土壤耗竭的救世主。大量的海鸟粪石从南美出口到欧美,拜其所赐,英国、美国的土壤肥力得以维持,城市工人的食物也得到了保障。
但是,这并没有弥补“裂缝”。大批工人被动员起来,而海鸟粪石不断被掠夺而去。终带来的是对原住民的暴力压迫、对高达9万名中国苦力的剥削,以及因海鸟数量锐减导致的海鸟粪石资源的迅速枯竭。 为争夺快速枯竭的资源,还爆发了钦查群岛战争 (1864~1866)和硝石战争 (1879~1884)。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中心地区采取了一种只对其自身有利的形式消解矛盾,这种转嫁尝试就是“生态帝国主义”(ecological imperialism)。生态帝国主义依赖于对边缘地区的掠夺,同时将矛盾转移到边缘地区,正因为这一行为给原住民的生活、生态系统施加了沉重的打击,导致矛盾在不断加深。
▼时间性转嫁——“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后是第三种转嫁方法,即时间性转嫁。当时马克思是针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展开了相关探讨,但在今天,时间性转嫁为明显的体现则是气候变化。
毫无疑问,大量消费化石燃料引起了气候变化。但是,它的影响并不会立刻全部显现出来。常常存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滞后,而资本却想着利用这一时间滞后,从已经投下去的挖掘机、管道中尽可能榨取更多的利润。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只反映现在的股东、经营者们的意见,无视目前还不存在的后代的声音,从而创造出外部性,将成本转嫁给未来。牺牲未来,我们这代就能维持繁荣。
而我们的后代则要饱受二氧化碳之苦,为明明不是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买单。马克思讽刺资本家的这种态度是“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可能有人会认为时间性转嫁并非都是消极的,而是为开发出应对危机的技术争取一点时间。还有学者如本章开头所提到的诺德豪斯那样,认为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步子迈大了会给经济造成恶劣影响,更聪明的做法是通过经济增长变得富裕,再推动技术发展。
但是,即便开发出了新技术,要将技术应用于整个社会也需要很长时间。宝贵的时间因此而流失。在这期间,或许促使危机加速、恶化的机制(正反馈效应 )会进一步加强,环境危机会变得更加严重。这样一来,新技术有可能无法完全应对新情况。技术解决一切的期许则就此落空。
“正反馈效应”大,自然也会对经济活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新技术跟不上环境恶化的速度,那么人类便无计可施,后代就只能举手投降。这自然又会给经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说,未来人类不但只能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经济上也会陷入困境。
这才是坏的结果吧。所以不能一切都交由技术来解决。必须找到根本原因,再对症下药,从根本上阻断气候变化。
▼边缘地区的双重负担
在前面,我们参考马克思分析了三种类型的转嫁。显然,今后资本还是会利用各种手段,将负面结果不断转嫁给边缘地区。
于是边缘地区就必须面对双重负担,即在饱受生态帝国主义掠夺之苦后,更被迫承受不平等的、由转嫁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比如,南美洲的智利为了欧美人的“健康饮食”,也即为了他们的帝国式生活方式,而种植了出口的牛油果。牛油果被誉为“森林黄油”,但种植牛油果需要大量的水,更会吸干土壤养分,所以一旦开始生产牛油果,就很难再去种植其他种类的水果。也就说是智利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生活用水与粮食生产。
据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智利遭遇干旱,出现了严重的缺水问题。如前文所见,气候变化是转嫁的结果。而此时,新冠疫情又开始蔓延。因干旱越发缺水,可水却还是被用于培育拿来出口的牛油果,而不是用于洗手等防疫措施,因为自来水厂是由私人经营。
首当其冲,受到欧美人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气候变化、疫情蔓延伤害的,是边缘地区。
▼地球毁灭于资本主义之前
风险与机会被以极不平等的形式分配。中心地区的不断胜利需要边缘地区的永远失败。
中心地区当然不可能完全免受自然条件恶化之苦。但是,拜转嫁所赐,资本主义至今没有遭受过足以使其毁灭的重创。也就是说,当发达国家的人们开始面对重大问题时,这颗星球的不少地区已处于生态不可修复的状态。因此在资本主义毁灭之前,地球就会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
所以,美国著名环保理论家比尔•麦克基本(Bill Mckibben)说:“我们所面临的极限,并非只是可利用的化石燃料在不断减少。实际上这甚至不是重要的问题。因为在石油枯竭之前,地球就已不复存在。”
他话里的“石油”也可以换成“资本主义”。地球不行了,我们人类自然全完蛋。而地球可没有备用计划。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总之,一个社会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如何组织其生产和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其社会资源。无论经济如何增长,如果增长的成果仅被少数人所独占而不进行再分配的话,大多数人将无法发挥自身潜力,变得不幸。
反过来说,这意味着哪怕没有经济增长,只要妥善分配现有资源,社会也可能变得更加繁荣。
因此,我们必须更认真地思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否能得以恒久实现。
首先,让我们分别看看未来的这四种选项。
①气候法西斯主义继续强烈期望维持现状,坚持资本主义和经济增长,不做任何改变,最终气候变化将引起巨大的损失。在不远的将来,许多人将无法维系正常生活。也会有许多人失去自己的家园,成为环境难民。
少数非常富有的人除外。灾难资本主义〔2)会把环境危机变成一个商业机会,给他们带来比现在更多的财富。国家则会保护这些特权阶级的利益,严格取缔那些威胁秩序的环境弱势群体和难民。这是第一种未来一“气候法西斯主义”。
注释2:娜奥米·克莱恩在《休克主义: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The Shock Doctrine::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中提出的概念,指私人财团与政治权力结盟,
以新自由主义为思想旗帜,利用战争,政变,乃至自然灾害造成的休克状态,实行激进彻底的自由市场与私有化政策,其结果并未带来民主与繁荣,反而加剧社会断裂,置人民于悲惨处境。
②野蛮状态
随着气候不断发生变化,环境难民的数量增加,粮食生产也将变得不可持续。结果遭受饥饿和贫困之苦的人价奋起反抗。1%的超级富豪与剩余99%的人之间展开权力斗争,最终后者获胜。民众的反抗导致强权统治体制的崩遗,世界陷入混乱之中。人们不再相信统治机构,只为自己的生存而行动。于是回到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也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斗争”之中。这是第二种未来“野蛮状态”。
③气候权威主义
于是,为避免社会陷入最坏的“野蛮状态”,人们要求有一种治理形式。缓和“1%vs。99%”这一贫富差距所引起的冲突以避免“野蛮状态”,并采取自上而下的气候变化管理措施。摒弃自由市场和自由民主的理念,成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有可能推动更“有效”、更“平等”的气候变化措施。我把这称为“气候权威
主义”。
④X
应该也有同时抵制专制的国家主义和“野蛮状态”的尝试。不依赖于一个强大的国家,人们自发开展民主互助实践来应对气候危机。这种可能并非不存在。那会是一个公平、可持续的未来社会。在此,姑且把它称为X。
从迄今为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本书真正推崇的是最后一种未来。这一选项是人类既能保留自由、平等、民主,又能生存下去的最后机会。接下来,本书将揭示这个X究竟是什么。
我想引用一下斯洛文尼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斯拉沃・(Slavoj Ziżek)点行。他对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的批评同样适用于老一代的去增长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因对过度的全球化、当前财富的分配不均和大公司主导市场的严厉批判而闻名。但是,齐泽克认为斯蒂格利茨所提出的“进步资本主义”(progressive capitalism)这一解决方案依然存在问题。
斯蒂格利茨谴责人们对自由市场的迷信,认为要实现一个公平的资本主义社会,就必须提高工人的工资,对富人和大企业征税,进一步强化对垄断的禁令。)他说,只要通过民主投票改变法律和政策,经济增长就能得到恢复,人人都能成为富裕的中产阶级。这种“进步”的资本主义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是,齐泽克提出了疑问,光靠改变法律和政策真的能驯服资本主义吗?如果提高公司法人税、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行,不早就应该那样做了吗?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利润率下降、资本主义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危机之时,政府却拼命撤销各种限制,降低税率。如果今后,我们将监管收紧到与过去相同甚至更高的水平,那么资本主义不就崩溃了吗?资本主义不可能接受这一点,必将再次拼死反抗。
简而言之,斯蒂格利茨将更公平的未来愿景视为“真正的资本主义”,与现有的“假资本主义”相对立,却忽略了以下可能,即他所推崇的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这段“黄金时代”,反而可能是特殊的“假资本主义”时期。而斯蒂格利茨所批判的当下这段“假资本主义”时期,才是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这就意味着,斯蒂格利茨所呼吁的“改革”绝对不可能实现,因为它们与资本主义的维系本就不相容。然而,斯蒂格利茨为了维护资本主义还在不遗余力地提倡这种“改革”。他确实是个货真价实的“空想主义者”。)
去增长共产主义之所以关注关爱行业,不仅仅是因为它对环境友好,还因为在世界各地,正在奋起反抗资本主义逻辑的正是从事关爱劳动的人们。这就是格雷伯所说的 “关爱阶层的反叛”(revolt of the caring classes)。
今天,以关爱劳动为代表的一线从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工资却很低,理由是他们在进行有用的、有价值的劳动。这正是对价值的剥削。除此之外,他们还被那些只会增加多余管理和费工夫的规则,实际上毫无用处的管理人员欺负。
但最后,一线工作者们不断奋起反抗。他们不能忍受自己的工作条件进一步恶化。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再容忍因削减成本导致自身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下降。
3 气温如果上升3。5℃,自然会给非洲、亚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毁灭性损害。然而,他们对于全世界总体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大。倒是农业可能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农业也不过就占据世界GDP的“区区”4%。区区4%,不足为虑。即便给非洲、亚洲的人们造成灾害,也不要紧。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研究的真实内涵。
都能拿到诺贝尔奖,诺德豪斯在环境经济学界的影响力自然大得出奇。环境经济学所强调的是自然的局限性、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擅长的是在稀缺性与局限性下计算最佳分配。这样计算出来的最优解,当然是让自然与社会“双赢”的解决方案。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日本现象级畅销书,狂销50万册!
马克思缘何受到日本年轻人青睐?
85后天才经济学家斋藤幸平代表作
打破“经济增长”的魔咒 ,在危机时代重新发现马克思
书摘插图
★即便气候变化急速加剧,超富裕阶层或许还能维持眼下的奢侈生活。但是我们这些平民中的绝大多数却将失去现在的生活,不得不拼命寻找活下去的方法。
★要避免这样的事态发生,就不能把危机都交给政治家、专家去处理。“托付他人”只会让超富裕阶层得到优待。为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作为当事人站起来,发出声音,采取行动。话虽如此,胡乱发声,结果也只是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重要的是找准方向。
★据说世界上富有的10%的人排放了全球一半的二氧化碳。 尤其是上层的0.1%,他们开着私人飞机、跑车,坐拥无数豪宅,给环境造成极大的负担。另一方面,底层50%的人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总排放量的10%。然而,他们却先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只要将富有的10%的排放量,减少到普通欧洲人的平均水平,就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碳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本就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阻止气候变化才是真正的目的。这样一来,越有决心放弃比今日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就越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目的。……
因此,对于旨在实现无限经济增长的绿色新政,我只能说“通往灭亡的道路都是由善意所铺就”。
★要避免“人类世”时代的硬着陆,就需要一种理论和实践,明确批判资本主义,明确要求自发向去增长社会转型。已经没时间拿个不彻底的解决方案来推迟行动了。因此,新一代的去增长理论家必须从对资本主义更为激进的批判中吸取养分。而那就是“共产主义”。终于出现了把卡尔•马克思和去增长进行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谴责政治家也没用。因为即便采取了气候变化对策,全球南方的人们和未来的孩子们也不会为此投票给他们。比下一次选举更遥远的问题,超出了政治家们的思考能力范围。而大企业的政治捐款、游说,也阻碍了政治家做出大胆的决策。因此,要应对气候危机,就必须更新民主制度本身。
★根据哈佛大学政治学家艾丽卡•切诺维斯的研究,如果有“3.5%”的人以非暴力的方式真正站了起来,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这个未来取决于读完这本书的你。取决于你是否决意成为那3.5%中的一员。
媒体评论
是否真有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能够阻止气候危机、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闲暇、消除不平等现象的社会?——坂本龙一(音乐家)
斋藤超越了皮凯蒂。这才是真正的“21世纪资本论”。
——佐藤优(作家)
如果资本主义终结,富裕社会就会到来。 但如果不终结资本主义,历史就会完结。这是一本打破常识的、具有冲击性的名著。
——水野和夫(经济学家)
常有“回归马克思”的说法, 但是,从马克思出发,又该前往何处?斋藤幸平先人一步找到了这个答案。本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令人刮目相看。
——白井聪(政治学家)
气候、马克思、人类世。横跨这些领域的经济思想终于出现了!整个日本都在期待着他的才华!
——松冈正刚(编集工学研究所所长)
【读者评论】:
本来以为经济相关的理论会比较难,没想到很好读,一口气读下来了。在这个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的时代,可以说非常及时必要的一本书。——日本读者
一直都觉得使用环保袋是一种环保的做法,没想到这本书一开头就说环保袋的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比不使用环保袋时更大! 吓了我一身冷汗。细读下去原来他是说除非停止基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否则目前的环境问题不会得到解决。 归根结底,目前的社会制度也需要改变!那么,好吧! 如何改变它呢? 马克思的哲学给了我们一个提示!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与世界相连的时代。所以必须我们所有人一起行动起来吧! 我是这样理解的。——日本读者
马克思和去增长,乍一听好像不相关,在作者笔下的脉络里显得有理有据,很有启发,也许真的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吧。——日本读者
环境污染、贫富分化、消费过度……资本主义带来的问题肉眼可见越来越多,谁都知道不行却不知道出路何在。作者“去增长”的建议让我有些意外,但是细想之下,也许确实是不得不走的一条路。我还想知道作者对去增长如何处理人口老龄化和其他问题的看法,期待作者未来的新作。——日本读者
我感到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斋藤的观点)难道不是现如今的看法吗?读后感觉很刺激。——日本读者
前言
前言 “人民的鸦片”SDGs!
为了应对地球温室效应,你总是在做着些什么吧?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而买了环保袋?为了不买瓶装饮料而随身带着杯子?把车换成了混合动力的?
恕我直言,就那么点善意,根本于事无补。非但如此,那点善意甚至是有害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让那些真正必要的、更为大胆的行动无法被付诸现实正是认为这些行为足以应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自以为是。消费行动是让你逃避良心的苛责、允许你将目光从现实危机移开的“免罪符”,让资本方假装爱护环境、欺骗世人的“洗绿” 套路轻轻松松把你套住。
那么,联合国所提倡的、各国政府和大企业都在推进的“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改变地球整体环境呢?不,也还是不行。光靠政府、企业描绘一些SDGs的行动指南,根本无法阻止气候变化。SDGs就像是用来创造不在场证明的东西一样,只会让世人的目光从眼下的真正危机移开。
马克思曾经批判“宗教”缓和资本主义的现实贫困所引起的苦恼,是“人民的鸦片”。而SDGs正是现代版的“人民的鸦片”!
我们无法依靠鸦片逃避、必须直面的现实是,我们人类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甚至使其不能复原。
正是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给地球造成了过大影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Paul Jozef Crutzen)提出在地质学上,地球已经进入了新的年代,并将之命名为“人类世”(Anthropocene) ,意思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完全覆盖整个地球表面的年代。
地球表面实际上充斥着高楼大厦、工厂道路、农田水坝等,海洋里则漂满了微塑料(microplastics) 。人造物大大改变着地球。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人类活动而急速增加。
如您所知,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一种。温室气体吸收地球表面所放射出的热量,大气则随之升温。拜温室气体所赐,地球一直保持着人类可以生活的气温。
然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在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到了2016年,就连南极的二氧化碳浓度都超过了400ppm。据说上一次达到这一浓度还是在400万年前。而且,这一浓度在你阅读当下的瞬间依然在攀升。
据说400万年前的“上新世”,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3℃,南极、格陵兰岛的冰川处于融化状态,海平面也有6米高。更有研究认为当时的海平面也高达10~20米。
“人类世”的气候变化也会让地球环境不断趋近于和当时相类似的状况吧。毫无疑问,人类所建立起来的文明正面临着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危机。
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曾许诺会给我们带来富裕生活。然而讽刺的是,正是经济增长在不断摧毁人类繁荣的基础。而这一事实,透过“人类世”的环境危机日益明晰。
即便气候变化急速加剧,超富裕阶层或许还能维持眼下的奢侈生活。但是我们这些平民中的绝大多数却将失去现在的生活,不得不拼命寻找活下去的方法。
要避免这样的事态发生,就不能把危机都交给政治家、专家去处理。“托付他人”只会让超富裕阶层得到优待。为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作为当事人站起来,发出声音,采取行动。话虽如此,胡乱发声,结果也只是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重要的是找准方向。
为了找到正确方向,就需要回溯造成气候危机的真正原因。而资本主义正是原因的关键所在。因为正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真正登场之后,才有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紧接着,出现了对资本进行彻底考察的思想家。那就是卡尔•马克思。
本书将不时参照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人类世”的资本、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书完全没有对迄今为止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改写的念头,而是要“挖掘”已沉睡了近150年的、马克思思想的全新一面,并加以展开。
这本《人类世“资本论”》又能否为在气候危机时代创建一个更好的社会而解放想象力呢?
书籍介绍
★ 打破“经济增长”的魔咒 在危机时代重新发现马克思
★ 85后天才经济学家斋藤幸平代表作
★ 日本现象级畅销书,狂销50万册!
★ 坂本龙一、水野和夫、白井聪、佐藤优盛赞推荐!
.
2021年日本新书大奖TOP1
2021年亚洲图书奖获奖作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提出,在地质学上,地球已经进入了被称为“人类世”的新纪元,即人类活动的痕迹完全覆盖整个地球表面的年代。
物种灭绝、生态污染、二氧化碳超标……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曾许诺我们富裕生活,实际上却不断透支当下乃至未来世代的生存资源。超富裕阶层或许还能维持眼下的奢侈生活,我们绝大多数平民却不得不拼命寻找活下去的方法。
要在资本主义的尽头找到突破,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尤其是在与生产力至上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诀别的马克思晚年思想中,重新发现“可持续性”和“社会平等”实现的可能性。在环境危机刻不容缓的当下,“去增长共产主义”这唯一可行的选项终于浮出水面。
想避免“人类世”的硬着陆,就不能把危机都交给政治家、专家去处理。“托付他人”只会让1%的超富裕阶层得到优待。这也必定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为了未来,我们别无选择。
有人也许会犹豫不决,认为不可能动员起99%的人同行。但其实,只要有3.5%的人以非暴力的方式真正站了起来,社会就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然,这个未来取决于读完这本书的你,取决于你是否决意成为那3.5%中的一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书是日本新锐经济学家斋藤幸平的代表作,是近年来日本生态马克思主义领域的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日语版2021年出版后已销售50万册,并获得2021年日本新书大奖第一名、2021年亚洲图书奖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否真有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能够阻止气候危机、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闲暇、消除不平等现象的社会?——坂本龙一(音乐家)
斋藤超越了皮凯蒂。这才是真正的“21世纪资本论”。
——佐藤优(作家)
如果资本主义终结,富裕社会就会到来。 但如果不终结资本主义,历史就会完结。这是一本打破常识的、具有冲击性的名著。
——水野和夫(经济学家)
常有“回归马克思”的说法, 但是,从马克思出发,又该前往何处?斋藤幸平先人一步找到了这个答案。本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令人刮目相看。
——白井聪(政治学家)
气候、马克思、人类世。横跨这些领域的经济思想终于出现了!整个日本都在期待着他的才华!
——松冈正刚(编集工学研究所所长)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已买(378+)
- 引人入胜(554+)
- 情节曲折(254+)
- 无广告(247+)
- 不亏(158+)
- 格式多(476+)
- 四星好评(675+)
- 书籍多(127+)
- 傻瓜式服务(234+)
- 字体合适(171+)
- 微信读书(372+)
- 体验还行(102+)
- 书籍完整(672+)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喜欢"人类世的“资本论”(译文坐标)"的人也看了
单词之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单词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北京老门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闽南话口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听力分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11853073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物流战略管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入学准备数学专项训练3-6岁 学前教育 凑十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欧式商务会所(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满分仔漫画小学语文数学同步练习三年级上册(全2册)(牢牢抓住注意力,专注做题出成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金融类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读本9787030538192 正版新书正浩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播音主持快速入门十八招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文明的隐私--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法 朱红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商业模式是设计出来的 刘知鑫顶层模式的有效构建和系统化运作经验分享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管理经验企业经营与管理战略设计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剑桥少儿英语——教材全解:学生用书一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礼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福建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规划教材(二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11元的铁道旅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预售【外图台版】低潮不会死:打造理想的恋爱与工作,帮你解决困境的正能量法则/萝拉?莫瑞诺/时报文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单本任选 2024总复习大纲全考点分条普查语文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史地任选 备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软凝聚态物理学(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