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 花城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 花城出版社精美图片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 花城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 花城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609801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1
  • 页数:268
  • 价格:26.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与中国,相距万里、尚未有交集,思想家们却凭借过人的智慧,找到了“共同语言”。本书将10位中国古代思想家与10位希腊古代思想家成双配对,如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庄子与安提斯泰尼、墨子与毕达哥拉斯等,紧扣同一个基本核心,通过对人类两个不同地域及文化圈的比较论述,发现两者间的共同关注、平行思路以及差异,角度新颖且通俗易懂,对专业人士和文史哲爱好者均有启发。


书籍目录:

引言

毕达哥拉斯——墨子

赫拉克利特——老子

普罗泰戈拉——商鞅

希罗多德——司马迁

苏格拉底——孔子

修昔底德——韩非子

安提斯泰尼——庄子

柏拉图——孟子

色诺芬——孙子

亚里士多德——荀子

译后记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希腊作家,比较政治学硕士,社会学博士。曾就读于雅典、洛桑和巴黎。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尤其是法家思想的研究。已出版长篇小说《帕拉卢斯》、诗集《奥林波斯山、哈西阿山和弗蒂斯》、《商鞅—智者—马基雅维利:国家技术官僚》《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以及若干儿童图书;翻译作品有《商君书》《盐铁论》《礼记》《俳句》等。 译者简介:刘瑞洪,当过兵,下过乡,做过工。1978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希腊语系。毕业后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希腊现代文学研究,其间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文学系读研,主修现代希腊诗歌。2009年因翻译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抒情长诗《理所当然》,而获希腊国家文学奖很好翻译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长久以来,苏格拉底一直延续着荷马(Homer)和赫拉克利特身上特有的某种传统,即期望人们不要觉醒并在昏睡中度过余生。他曾直面审判官们说:“雅典的男人们,你们当然一见我就暴跳如雷,就好像犯困的人被吵醒一样。如果你们杀死我,你们将在沉睡中度过余生。除非神挂念你们,另外再派一个人来。”荷马在诗中仅有一次希望奥德修斯高枕无忧,那是趁着他的同伴打开风神口袋的时候。其结果当然不言自明。“我们不该像熟睡的人那样做事和说话”,赫拉克利特明确指出。无知觉者或睡梦中人,由于受外界环境瞬息万变的操控,随波逐流,任凭摆布。他们对事物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毫不关心,接近屈服于自然力量。就像奥德修斯的伙伴们,由于自身的麻木不仁,而被基尔克(Circe,希腊神话中的次女神,亦称巫女或仙女)瞬间变成了猪猡。这样的人毫无责任可言。他们向来没有存在感,实际上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自我存在意识。贯穿苏格拉底思想体系并为幸福生活指引方向的基本原则有如下三条,“没人是坏人”“我知我无知”和“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解释说,没人愿意做坏事,因此没人是坏人。人的美德与知识相遇相知,相辅相成。美德造就幸福和快乐;作为知识结果,人们主动、自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不会被任何病原性邪恶所侵害。苏格拉底的第二个基本原则反映在这句话里:“我专享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显而易见,苏格拉底在此采用了反讽及悖论的表现形式。从苏格拉底表明他一无所知的那刻起,也许他早已略有所知?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其目的就是要强调他想表达的道理。苏格拉底曾在《辩护》中说:“我边走边想,比起这个人,我更有智慧。因为,兴许我俩都对美与善一无所知,可他却认定自己略知一二,其实什么都不知。而我呢,如同我确实不知,我也不相信自己有所知之。这样看来,起码在这件小事上,我显得更有智慧:凡是我不知的,我不会假装知道。”对上述无知状态的清晰认识,构成了走向真知的起始点,也就是构成了寻觅真知的前提和跳板。承认无知,其前提就是要勇敢地“放弃”和“毁灭”以往的自我,摒弃徒劳无益的自我卖弄。奥德修斯在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的洞外变成了“无形”,一个失去了往日自我并消失了的人,一个由变幻莫测转变为一无是处的人,一个太阳当头照、连其影子都见不到的人。然而,这一切仅仅是重获新生的开始。奥德修斯的旅途经历,赋予他图新求变的智慧,一种摆脱了狂妄自大和虚假博学,转而走向自我认知的智慧。


媒体评论

中国和希腊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同一历史时期,带着同样的人类忧患,带着同样的人类激情, 带着同样的人类诉求,将思想的光芒射向九霄。《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一书,是对人类两个不同地域及文化圈的比较论述,力求通过对应思想家的思想对话,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关注、平行思路以及相同和差异。——希腊前总理 乔治·帕潘德里欧难以想象的是,当年西方传教士翻译的古汉语图书,几百年后又被希腊学者发现,并被用来从事中希古代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当我们惊奇地看到,当年的古代汉语,经由拉丁语或法语,再转换成希腊语,最终又译回现代汉语时,不禁感悟到文字翻译在文明传播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无穷魅力。——希腊国家文学奖很好翻译奖获得者 刘瑞洪


书籍介绍

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一位位名声赫赫的希腊先贤,若到中国古代寻找知己,猜猜会找谁?

-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与中国,两个相距万里、尚未有交集的文明圈里,

思想家们如何借助智慧这把时空密匙,在精神层面相遇?

-

希腊著名学者、汉学家 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 作品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作序推荐

希腊国家文学奖最佳翻译奖获得者 刘瑞洪 倾情倾力翻译

希腊、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了众多思想家、哲学家。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影响了东西方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然而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与中国,相距万里、尚未有交集,思想家们如何凭借过人的智慧,找到了“共同语言”?

本书将10位中国古代思想家与10位希腊古代思想家成双配对,如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庄子与安提斯泰尼、墨子与毕达哥拉斯等,紧扣同一个基本核心,通过对人类两个不同地域及文化圈的比较论述,发现两者间的共同关注、平行思路以及差异,角度新颖且通俗易懂,对专业人士和文史哲爱好者均有启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159+)
  • 二星好评(661+)
  • 不亏(187+)
  • 强烈推荐(527+)
  • 中评多(418+)
  • 经典(565+)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