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读“物”释名,见微知著,为解读《金瓶梅》打开一扇独特的窗口,为感知古人的生活找到文物与图像的依据。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作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以对明代社会生活巨细无遗的描写为后世称道。而从名物角度对《金瓶梅》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和专门研究,本书当是*部。作者说:“《金瓶梅》开启了从来没有过的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诸般微细之物的描写。”但《金瓶梅》书中铺设线索、结构故事的一器一物,究竟何器何物,样态如何,以前很少研究。本书援引考古发现,查考相关文献,并以图证的方式一一道来,如冠帽首饰(金井玉栏杆圈儿、金头莲瓣簪子、珠子箍儿、金丝?髻、金厢玉观音满池娇分心……)、盒具(拜帖匣儿、螺甸大果盒、戢金方盒……)、床(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黑漆欢门描金床)、酒器茶具(银执壶、团靶钩头鸡脖壶、杏叶茶匙……)等诸般日常用具,均为作者的笔触所照亮,从而使我们辨识物色,见出明代生活长卷中若干工笔绘制的细节。
“物色”一语出自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第四十六章,即“物之色”之意。
书籍目录:
序/ 江东
小引
金井玉栏杆圈儿
网巾和网巾圈儿—金玲珑簪儿—金头莲瓣簪子
【《金瓶梅词话》第二回:(西门庆)“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身穿绿罗褶儿,脚下细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腿上勒着两扇玄色挑丝护膝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
珠子箍儿
梳背儿—面前一个仙子儿—金镶假青石头坠子—紫销金箍儿—槅子眼方胜儿—溜金蜂赶菊钮扣儿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四根银簪子,一个梳背儿,面前一件仙子儿,一双金镶假青石头坠子,大红对衿绢衫儿,绿重绢裙子,紫销金箍儿。”】
金丝?髻重九两
金厢鸦青帽顶子—头发壳子—银丝?髻—金梁冠儿—九凤甸儿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瓶儿)“又拿出一顶金丝?髻,重九两,因问西门庆:‘上房他大娘众人,有这?髻没有?’西门庆道:‘他每银丝?髻倒有两三顶,只没编这?髻。’妇人道:‘我不好带出来的。你替我拿到银匠家毁了,打一件金九凤垫根儿,每个凤嘴衔一挂珠儿,剩下的再替我打一件,照依他大娘,正面戴金厢玉观音满池娇分心。’”】
金玲珑草虫儿头面
金厢玉观音满池娇分心—一点油金簪儿—金鱼撇杖儿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金莲在旁拿把抿子与李瓶儿抿头,见他头上戴着一付金玲珑草虫儿头面,并金累丝松竹梅岁寒三友梳背儿,因说道:‘李大姐,你不该打这碎草虫头面,只是有些抓住了头发,不如大姐姐头上戴的这金观音满池娇,是揭实枝梗的好。’这李瓶儿老实,就说道:‘奴也照样儿要教银匠打恁一件哩。’”】
二珠环子和金灯笼坠子
一窝子杭州攒—翠云子网儿—云髻珠子缨络儿—金丁香儿
【《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李桂姐)“家常挽着一窝丝杭州攒,金累丝钗,翠梅花钿儿,珠子箍儿,金笼坠子。”】
胸前摇响玉玲珑
双栏子汗巾儿—三事挑牙儿—金穿心盒儿
【《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九回:“西门庆向袖中取出白绫双栏子汗巾儿,上一头拴着三事挑牙儿,一头束着金穿心盒儿。”】
鞋尖儿上扣绣鹦鹉摘桃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九回:(潘金莲)“拿着针线筐儿,往花园翡翠轩台基儿上坐着,那里描画鞋扇,使春梅请了李瓶儿来到。李瓶儿问道:‘姐姐,你描画的是甚么?’金莲道:‘要做一双大红光素段子白绫平底鞋儿,鞋尖儿上扣绣鹦鹉摘桃。’李瓶儿道:‘我有一方大红十样锦段子,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
螺甸厂厅床
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黑漆欢门描金床
【《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六月十二日就要娶大姐过门,西门庆促忙促急,攒造不出床来,就把孟玉楼陪来的一张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陪了大姐。”】
单单儿怎好拿去
拜帖匣儿—螺甸大果盒—戢金方盒—小描金盒儿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二回:“两个青衣家人,戢金方盒拿了两盒礼物: 熌红官段一匹,福寿康宁镀金银钱四个,追金沥粉彩画寿星博浪鼓儿一个,银八宝贰两。”】
酒事
银素—银执壶—团靶钩头鸡脖壶—银镶锺儿—银高脚葵花锺—大金桃杯—金台盘一副—小金把锺儿—银台盘—杏叶茶匙
【《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七回:“须臾,两个小厮用方盒拿了小菜,就在旁边摆下,各样鸡、蹄、鹅、鸭、鲜鱼,下饭就是十六碗。吃了饭,收了家火去,就是吃酒的各样菜蔬出来,小金把锺儿,银台盘儿,金镶象牙箸儿。饮酒中间,西门庆慢慢提起苗青的事来。”】
附:西门庆的书房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四回:“伯爵走到里边书房内,里面地平上安着一张大理石黑漆缕金凉床,挂着青纱帐幔。两边彩漆描金书厨,盛的都是的书帕、尺头,几席文具书籍堆满。绿纱窗下,安放一只黑漆琴桌,独独放着一张螺甸交椅。”】
后记
作者介绍: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棔柿楼集》(十卷)、《〈读书〉十年》(三册)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来看张爱玲怎么说的:“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
用了晚明文人的标准来从反面做文章,且无一不从实生活中来,也是它成功的一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从名物角度对古典小说名著《金瓶梅》进行专门解读和细致研究的著作,
书中近二百幅文物图片,多为扬之水老师走访国内外博物馆、参观展览所摄,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2、本书打通文史,融合考据与鉴赏,不仅为解读《金瓶梅》的文学世界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也为我们今天感知古人的生活提供了文物与图像的依据。
书摘插图
小 引
《金瓶梅》写“物”,而以写“物”来写人,写事,写情,张竹坡的评点对此已是留心,比如他觑得西门庆与潘金莲初遇时手里的一柄洒金川扇儿前前后后数度现身,而使得几条线索若即若离、不即不离,时时掀动颜色,遂赞道“写一小小金扇物事”,“吾不知其用笔之妙,何以草蛇灰线之如此也”。以物色串联情色,是《金瓶梅词话》的独到之处,运用之纯熟,排布之妥帖,中国古典小说中几无他作可及。如果说作者的本意是在“物”与人的周旋中宛转叙事,那么数百年后我们得以借此辨识物色,进而见出明代生活长卷中若干工笔绘制的细节,也算没有辜负《词话》作者设色敷彩的一番苦心。
当代《金瓶梅》研究,对小说中物事的妙用自然也不曾放过,只是活跃在书里且为作者控纵自如用来铺设线索、结构故事的一器一物,究竟何器何物,毕竟样态如何,似乎多未经人援引考古发现并以图证的方式揭出,虽然二十七年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鉴赏辞典》中的《陈设器用》之部已经有了很出色的成绩。如是而讨论小说中“物”的妙用,未免仍有些“隔”。书名题作“物色”,此即命意之一。“色”在这里,是着眼于“物”的发明,而它原本出自《文心雕龙》,前贤之成说,自可为之赋予更多的意味。
本书所据版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金瓶梅词话》(戴鸿森校点),行文中便多简称为《词话》。
后 记
《金瓶梅》里的金银首饰,可以说是《金瓶梅》研究的小中之小,但它却是我名物研究的入口,当年写给遇安师的封信,就是请教关于?髻的问题。初衷原是为了写作酝酿中的“万历十六年”,但后来金银首饰本身已经足够吸引我不断追索其中究竟。终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即便物质文化史的分支服饰史,对我来说还是太大。我的关注点差不多集中在物质文化史中的小单位,即一器一物的发展演变史,而从如此众多的“小史”中一点一点求精细,用不厌其多的例证慢慢丰富发展过程中的细节。
作为小说家,沈从文对出现在《金瓶梅》中的服饰自会有特别的敏感,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明代妇女时装与首饰》以及《明帝后金冠》两节都摘录了《金瓶梅》中的相关描写,只是尚未以此去考证对应的实物,必是为当时的条件所限。孙机《明代的束发冠、?髻与头面》一文,是一个开创,我于是继续前行。篇文章《明代头面》酝酿于二〇〇二年(刊发转年第四期《中国历史文物》),算来至今已是十五年。十五年来,跑博物馆,参观展览,寻访绘画、雕刻等图像资料,国内国外,经眼与过手的器物不计其数。只是以自己的驽钝,成绩甚微,即便关注多年的《金瓶梅词话》,读“物”所得也不过收在这本书里的小小一束。有不少物事在我的《奢华之色》第二卷《明代金银首饰研究》以及《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中都曾涉及,但这一回本意是想结合小说情节换一个角度再度认识,也因此往往彼详此略,以免太多重复。只是自己始终缺乏用文学理论来分析作品的能力,即便个人感受,也很难成为带有理论色彩的表述,“文学”到底未能成为主角。“物色”追踪的究竟是“物”,因它多存写实的成分,故可由此窥见时代风俗,而风俗中种种无关大局的细微末节,是我的兴奋点。
一点稍稍与文学有关的读“物”心得,是我以为《金瓶梅》开启了从来没有过的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诸般微细之物的描写。不知道如此异乎寻常的关注何由发生。在唐诗中有李贺、白居易、李商隐,唐五代词有花间、尊前一派,首领自推温庭筠。白居易平朴,李贺奇幻,李商隐朦胧,温庭筠讲求字面的绮美和灵动,而笔下都有教人常温常新的物色。然而到了《金瓶梅》,此前所有的“美”,差不多都跌到尘埃,这里没有诗意也没有浪漫,只是平平常常的生活场景,切切实实的功用,成为小说中我觉有兴味的“物”的叙事。它的文字之妙,即在于止以物事的名称排列出句式,便见出好处。它开启了一种新的,或者说是复活了一种古老的叙事方式,比如《诗•秦风•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以“物”叙事,笔墨俭省到无一字可增减,但若解得物色,其中蕴含的丰富即在目前。再看《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来旺儿一面把担儿挑入里边院子里来,打开箱子,用匣儿托出几件首饰来,金银镶嵌不等,打造得十分奇巧。但见:孤雁衔芦,双鱼戏藻。牡丹巧嵌碎寒金,猫眼钗头火焰蜡。也有狮子滚绣球,骆驼献宝。满冠擎出广寒宫,掩鬓凿成桃源境。左右围发,利市相对荔枝丛;前后分心,观音盘膝莲花座。也有寒雀争梅,也有孤鸾戏凤。正是绦环平安珇珊绿,帽顶高嵌佛头青”。——今天看来,真好比是明代首饰的一个小型展销会。而与我们所能见到的实物相对照,这些看似眼花缭乱的描写,辞藻之外,其实夸饰的成分并不多,且几乎都能举出与之对应的实例
[1]
。而“文”
与“物”或“文”与“史”的碰合之下——准确说,是重新聚拢——所照亮的生活场景,竟是细节历历,伸手可及。不过,这恐怕又与文学研究离开的远了。
丁酉伏中
————————
[1] 相关考证,见《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卷二,故宫出版社二〇一四年。
前言
序/江东
说“物”,离不开人情世故。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人情永远是主旋律,而“物”是乐队中的主角,它是乐器,没有它,主旋律没法演。礼尚往来,不是空往空来,“物”是往来的媒介。这也许是一大堆废话,但是牵扯到小说《金瓶梅》,就是正正经经的大实话。在小说史上,《金瓶梅》叙写人情世故开出一片新天地,这等于也是说它把“物”写出了新花样。与他书不同,《金瓶梅》事事不离“物”,事事也不离人情世故。《金瓶梅》是人随“物”走,境由“物”生。偏偏是这样明摆着的存在,可我们仍然会把这部繁密深邃的书,用简化的方式看走了样。比如拿它当闲书看,当史书看,当经济读物看,这也都不要紧,也许各有各的益,但终究不是正途。即使做小说研究,一旦用不相干的种种理论套它,也还是走了样。再说《金瓶梅》小说中有那么多的“物”出现,比如各色金银首饰,还有其他各种生活用具,当然我们是看到的,但若看不到“物”所呈现的信息,那么等于还是没看到。看到与发现是两回事。看看,通常是不用心的扫描,发现是心智的升华。来看张爱玲怎么说的:“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这是张爱玲的发现。
以上权作铺垫,为的是让真正的主角——《物色:瓶梅读“物”记》登场。
“物”在《金瓶梅》中,多半停留在生活的功效层面,但是由“色”入“物”,它的功效就进入审美层面。常听水墨画家说,让墨中见色,画才有精神,可见色是个提神的好东西。在《金瓶梅》这部大书中,性爱的直观描写,应该是情色表现的一个低端配件,床笫之事的情色,需要市井味的点染,但它毕竟是端上宴席的一碟小菜。真正意义上的情色叙事,会放在“物事”的捏拿、运筹、算计之中。“情色”二字上面堆积了太多的涵义,除了感官刺激外,还有欲望、金钱、权力、梦想,甚至还有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佛教色空观。情色在小说中无处不在,可是一般读者感知体会情色的内涵又难探得究竟。以物色看待情色,以物色串联情色,便不再难以捉摸,而是使情色的真相处处可见,这是本书的过人之处。
就我以往读《金瓶梅》的经验而言,这本大书实在是繁密细碎,不像读情节跌宕起伏的那类小说来得痛快。但若按快读粗读法,又会尽失这本大书无穷的妙处。且不说别的,欧洲小说史上是把福楼拜作为现代小说的奠基者,若把《金瓶梅》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叙事方式上具有惊人的相似,它们都把作者的个人态度与倾向性隐藏起来,叙事克制,降低甚至删除感伤与抒情的成分,越客观越好。诞生于十六世纪的《金瓶梅》,具有这种超前的“现代感”,实在令人惊叹。《金瓶梅》看似好读,慢慢沉下去读,又觉得好难读。意思的碎片化,故事的碎片化,而且没有多余的想象空间,这是它叙事上的一个特质。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意图:我无需强化什么,引导什么,只是呈现,不作解释。扬之水的《读“物”记》,正好是接通《金瓶梅》这种叙事文本的选择。
《读“物”记》一如作者以往的考证性质的著述,一器一物,皆立说有据。但是本书与以往名物研究的不同,在于书中的考证既以《金瓶梅》文本为依托,又不受考证的束缚,匠心独运,拿出新的解读方式,让考证切贴小说的筋脉游走。所触之处,人物的细微情态一一激活,既照顾了名物研究的落实,又凭借考证的功力把器物的每一个细节点精准捕捉到位,然后探究寻找各个细节点的隐秘联系,从人们忽略的那些缝隙之中,获取有价值的种种信息。
扬之水深悟,“物”之细节就像毛细血管,是给小说的肌体提供循环的血液,小说的生命就是靠此存活。尤其是《金瓶梅》,细节的繁密似网状一般,使人称奇。扬之水的眼光,不同于古典小说研究者或小说评论,如对小中之小的细节,对小中之小的物件,有异乎寻常的热情与专注,而且经过她的处理,所举之事,推敲之物,无不凸现活勃勃的生机。这里关键在于,她把对《金瓶梅》情色的认知转换到对物色的认知,一字之差的变动,却把解读的境界提升了一大截。她把情色缩小到物色上来观察,以小见大,别有洞天。
像这样以物色串联情色的事例,书中随处可见,把同样的一器一物放在不同的小说情境中比较,许多在人性、人情上面的遮盖物就被揭开,露出真实的面目来。解读这样的“细节密码”,总有意外之获。比如书中的《金丝?髻重九两》一篇,解读《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中李瓶儿拿出的这一件物事,就是从始至终物色与人情交织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一节不仅以“物”见人,而且与后来人物的命运相连,线索远不止一条两条。见出瓶儿的财,兼及她过门后为人行事的变化。第二见出西门家此际尚止小康。第三见出几种后来不断出现的首饰样式。第四见出金莲的性情,即西门庆说她的凡事掐尖儿。对价格的了解,因为她曾是卖炊饼的武大郎的娘子,来自市井,而且是市井之下层,所以毫不足怪。此外,她在随后场景中把自己和西门庆的这一番对话不失时机对瓶儿当众点出来,也是暗示自己在西门庆那儿的地位。第五,就是这一篇里的后一句话,九凤钿上聚了“金”“瓶”“梅”三个人的影子。老托尔斯泰说,“无限小的因素”决定着作品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创作的成败,只要是或多一点,或少一点,就可能丧失全部的感染力。无论是《金瓶梅》作者,还是扬之水,他们都深晓小细节的大用场。
用看物色的眼光,去看《金瓶梅》的故事、人物,功効甚巨,这是作者了不起的一个贡献。
除了精湛的学术专业功底,作者还具备文学家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视觉艺术家的思维与眼光。文字的形象表达,图像运用的说服力,均得助于这种特质。这让我想起了明人袁中郎。他在写给董其昌的信中极力称颂《金瓶梅》“云霞满纸”,他看小说不是以散文大师的眼光看,而是以画家的眼光观之,真是通达。
通过物色找到解读《金瓶梅》的入口,同时也经由视觉的呈现,使《金瓶梅》由平面的纸质转化到立体的空间,这是本书两大奇妙之处。
书中文字与图像筋骨相连,气脉一体,对于文物图像的解释总能还原其本色,使得《金瓶梅》的生活现场、人物情态呼之欲出。那些被作者收集的出土文物,一一精准对应,就像刚从人物身上取下来,生机活现。二百幅与文字叙述相呼应的图像,使小说《金瓶梅》成了一个纸上博物馆,这对于古典文学爱好者是一件多么快意的事。
作者谈到:“《金瓶梅》里的金银首饰,可以说是《金瓶梅》研究的小中之小,但它却是我名物研究的入口……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即便物质文化史的分支服饰史,对我来说还是太大。我的关注点差不多集中在物质文化史中的小单位,即一器一物的发展演变史,而从如此众多的‘小史’中一点一点求精细,用不厌其多的例证慢慢丰富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可知这本书的写作是一个还愿。
好多年前,我问扬之水为何屡次提及《金瓶梅》给她的学术方向带来的影响,因为,这只是一本小说,不是正正经经的学术书。面对我的疑虑,她说,《金瓶梅》里我感兴趣的是首饰、服饰,这涉及明人具体的生活状态,研究这里面的一器一物,比空疏地去研究一些大项,可能更适合我。听后顿时释然。
后来人们就看到她一发而不可收的学术成果。这些在学界产生影响的名物研究著作,人们很难想象,其原动力竟与一本古典小说有如此隐秘的联系。这也说明在学术研究中感性经验的作用何其大矣。读扬之水的著述,不会感觉前面有一道玻璃幕墙似的障碍,观点、材料朴素地摆在那儿,加上通达的表达方式,让人一看就舒服亲切。顺便稍带一句,学术研究上出现的所谓“隔”与“不隔”的现象,或多或少总与过于强化知识的累积、理论的架构有关,却把感性的经验踢出了门外。再从文体上看,本书里没有大块文章,承袭了中土笔记文的优良之风。《金瓶梅》中那些不被关注的小问题,一经笔下游走,生趣毕现。过去一听谁说“化腐朽为神奇”就生厌,可是作者的文字实在好,让你信服真有这样的力度。比如,那么几处点染,几笔素描,古器物马上就有了可触摸的质感。这不由使我想到,如果这些出土文物不被作者放在这本书里复活,放在这样精彩绝伦的还原过程之中,那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由此它们的文物价值怕也是要打折扣。
人们总在说,好书难寻,但好书真到了面前,你会发现吗?这我真不敢保证。
书籍介绍
本书是作者以学术随笔的形式辨证名物之作,部分文字曾先期刊发于《书城》杂志。一些古籍笺注著作中对于名物的注释,往往存在一些不准确或错误之处,扬之水以此为入口,对涉及到的一些名物进行细致的考订工作,并辅以大量图片为证。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盗版(633+)
- 内涵好书(352+)
- 引人入胜(517+)
- 内容齐全(341+)
- 服务好(552+)
- 无颠倒(596+)
下载评价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喜欢"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的人也看了
万唯中考七年级现代文阅读2024版万唯七年级现代文阅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香港行山系列 港台原版 黄梓莘 李嘉怡 蔡婷茵 钟芯豫 杨乐陶 香港万里机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6751511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游艺录筮篇遁甲篇六壬篇推行年篇紫徽斗数篇相宅篇宣纸线装古籍影印版传统文化备要【20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汉武帝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绩效评价与激励方法研究 刘凤霞 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超实用小庭院景观设计+花园集庭院景观设计4(套装2册)露台公园花园花卉设计赏析详解 家居园艺园林设计师用庭院景观设计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华国学经典精粹一菜根谭(金皮双色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SketchUp Pro 2015草图大师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北京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公最新版2014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专用辅导书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年真题详解与考前押题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正品图书 不一样的卡梅拉动漫绘本(1-44)44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吵架又没发挥好(风靡日本的高情商沟通术, 助力吵架总是发挥不好的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电机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男人四十健康枕边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招生办主任教你申请美国本科 (美)罗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正版德国经典专注力训练亲子游戏书 幼儿童绘本故事书3-7周岁宝宝智力开发书籍益智走迷宫大家来找茬不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社会变迁中财税法规范生成机制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市场营销( 6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BRANDING IN ASIA 亚洲的商标:为了全球市场创造、发展和管理亚洲商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