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实用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精美图片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080967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5.9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的定位是普及教材,力求准确、简明、实用,既注重格律知识的整理与分析,又精心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进行剖析和讲解,使读者能更好地品读、理解诗词,自然而然地掌握诗词格律及写作方法。

★在讲述诗词的章法和写作方法时,多举实例,例证中既有对名句的具体分析,又有对经典全篇的综合解读与赏析,力求生动阐述写作方法,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本书中列举的写作方法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和创作的研究及心得,并加以总结,诗词的写作方法本就有很多相通之处,读者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作为诗词教材,本书对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分别从押韵、平仄、粘对、对仗、章法等方面进行了讲述,难免会琐碎或死板,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弄清规律,才能登堂窥奥,直至进入写作上的自由之境。


书籍目录: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

章  诗词的种类 / 

古体诗与近体诗 / 

词 / 

第二章  诗词的平仄与格式 / 

平仄及入声的辨别 / 

五言句和七言句 / 

粘对 / 

孤平与拗救 / 

诗词的节奏 / 

绝句及律诗的平仄格式 / 

词的平仄格式 / 

第三章  诗词的押韵 / 

韵及韵书 / 

近体诗的押韵 / 

词的押韵 / 

与押韵相关的几个常识 / 

第四章  诗词的对仗 / 

对仗的具体要求 / 

对仗的主要方法 / 

近体诗与词的对仗 / 

第五章  诗词的章法 / 

诗词的格式与题目 / 

律诗的结构 / 

绝句的结构 / 

词的结构 / 

第六章  诗词写作精要 / 

诗词的思维与语言 / 

诗词的语法特点 / 

诗词的修辞手法 / 

炼字炼句与立意 / 

诗词的修改 / 

诗词的新意和时代精神 / 

附录一:佩文诗韵简编 / 

附录二:词林正韵简编 / 

附录三:词谱选编 / 


作者介绍:

崔鲲,武汉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湖北诗词学会女子诗社副社长、《九州诗词》副主编。湖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国学诗词班导师。主编湖北省诗词教材《诗词格律ABC》,参与编审湖北省中小学生诵读教材《朝读经典》。多次获全国诗词大赛等级奖、获第三届“荆楚聂绀弩诗词奖”新秀奖、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

诗词的思维与语言

诗学研究表明,诗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形象思维,也就是艺术思维,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抽象的理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历代经典诗词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在于它精巧的载体,得益于精妙的语言,及诗人们高超地运用语言的方式。

.形象思维

诗词创作多借助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诗词中比比皆是。例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是托景言志的。当时诗人柳宗元因革新政治失败,被贬谪永州,处境孤独,情绪悲愤。开头两句,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孤寂苦寒的境界;后两句刻画了一个身披蓑衣,顶风冒雪,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这个艺术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孤独险恶之中,但仍顽强不屈,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精神。

诗是言志抒情的文体,而情和志都是抽象的、观念化的事物,因此,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才能充分地表现情志的意蕴,如果以逻辑推理、抽象结论来表达,那就等同于哲学和科学了。诗词是文学艺术精美的形式,讲究含蓄、蕴藉、韵味和意境,诗人通过形象思维构成意象,由意象组合成意境,才能达到审美的效果,使人的情感得到共鸣,得到美的陶冶和愉悦。例如李白《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花时,命李白写的新乐章,李白奉命写了《清平调》三首诗,歌咏名花和美人。诗中将牡丹和美人形象交互在一起,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首以云喻衣,以花喻貌,以春风喻君王之恩泽,寓意杨贵妃是群玉山头、瑶台月下的仙女。第二首用楚襄王梦中会神女而断肠的故事,把上句的花拟人化,又以汉后赵飞燕作比,来抬高杨妃的天然绝色。第三首点明在唐宫的沉香亭外,君王含笑看倾国美人,看花也即是看人,人与花浑然一体。这三首诗,都充分利用了形象思维,用牡丹花来表现人物的倾国绝色,使人恍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将人带到对美的无限神往和倾慕之中。

由此可见,形象化的思维和描写能使诗词寓意于言外,增强艺术感染力和表达效果,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要。

.诗词的语言

欧阳修《六一诗话》中引用梅尧臣的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姜夔《白石诗说》中说:“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意新语工”是佳作的标准,体现了诗词内容与形式之间辩证的关系,它要求诗词要有创造性,构思要新,意境要新,写景抒情也要新,并用生动含蓄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使读者有“如在目前”的感受,引起深广的想象和联想。

诗词的语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音韵和谐,富有节奏

近体诗和词的格律本身就有平仄粘对的规则,形成抑扬顿挫的音调,同时还具有内在规则交替的节奏,不同的词牌词谱有不同的声情特点,这些构成了诗词的音律美。诗词的语言要节奏均匀、韵律和谐,切忌艰涩生硬、佶屈聱牙,可以借助语言音韵的高低、抑扬、长短以及拗句来增强作品的情韵,使之读来如行云流水,听来如金声玉振,富有艺术感染力。

()准确生动

诗词的篇幅短小,要用准确的语言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诗词多用形象思维,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诗词的语言要使形象活起来,呈现出动态化,给人以动感。准确巧妙地用词能使全诗生辉,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中“穿”“拍”“卷”等动词使用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雄伟气势。

又如杜甫《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表现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表现了燕子的轻盈,形象生动。这两个动词使用十分准确,不可移易。两句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流露出作者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

情感是无形的,在诗词中,情感多借助动人的形象抒发出来。一些诗词作品所蕴含的某种人生感悟或某种哲理,往往是通过生动富有寓意的意象来体现或暗示的。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春江水来比喻愁之滔滔不绝,生动可感,引人共鸣。又如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象非常鲜明生动,想象构思奇特新颖,“春色”“红杏”都被拟人化了。不但景中含情,饱含诗人对春光的热爱,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关不住”“出墙”富有哲理: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新生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而蓬勃发展。

()精炼含蓄

诗词的篇幅很短,要用很少的文字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因此它的语言要求高度概括,特别精练、含蓄,具有感染力。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二十个字,尺幅千里,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山河画卷,并且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又如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作者未花笔墨描写人物的姿容和心理,只是用简练的笔墨写人物的行动和环境氛围,就使得被禁锢于深宫的女子之怨情跃然于纸上。

诗词是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往往是意在言外,一般情况下它不平铺直述,而多用比喻、象征与暗示,表达委婉,耐人寻味。例如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诗的本意是要抒发离别时的悲伤之情,但他却不直接抒发,而是把春风拟人化,说春风通晓人意,深知人间离别的痛苦,不愿见到人们折柳送别的场面,故意不让柳条变绿返青。诗中借春风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悲苦离情,曲折、含蓄,进一步加深了情感。又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是一首抒发乡思的小诗,朴实如话,不加修饰,读来亲切隽永,耐人寻味。乡思可写之处颇多,而这首诗“以小见大”,故乡的诸多事都不过问,只将情思寄托在“寒梅”之上。“寒梅”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情感却不作陈述,只问不答,带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起到了以少胜多,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诗词是优美动人的艺术形式,这种美表现在诗词语言及其营造的意境上,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意境,能在心理上带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在创作实践中,有些诗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如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迈飘逸、高适悲壮苍凉、王维恬淡优美、李清照婉约含蓄等;而不同题材的诗也有相对稳定的语言风格,如田园诗恬淡宁谧、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等。诗的语言美是多风格的,如何具体运用,则要由诗词的具体内容来决定。但不管使用哪种风格的语言,只要能把诗意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种语言就是好的诗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诗家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在纸媒时代,普通人是基本没有写作的文章得到发表机会的,而现在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一篇好的诗词甚至是几十万几百万的阅读量。

★本书通过介绍诗词读写入门的方式,为大家揭开诗词写作的神秘面纱,引领广大喜爱诗词歌赋大的朋友,真正的认识诗词的魅力所在,为欣赏、写作诗词打下一定的基础!

★从行文风格来讲,该书通俗易懂,初学者可以根据本书的每一小节进行刻意练习,进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诗词写作思维,掌握诗词练习的要领,使自己逐渐羽翼丰满。

★对于写作爱好者而言,本书是理论与实践双重提升的写作宝典,适用于处于各个写作能力阶段的诗词爱好者,本书娓娓道来通俗内容像是经历了一场风暴洗礼。

★本书对于诗词爱好者而言更像是一个写作医生,为诗词写作诊断把脉,开具药方。在诗词创作领域,是非常具有学习借鉴意义的一本书。


书摘插图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

诗词的修改

诗不厌改,这里所说诗词的改,是指诗词作者对作品的推敲、润色、修改,力求达到工稳、妥帖。

修改,是诗词创作的重要一环。通过修改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纠错,纠正错字、错词、失律、失实等情况,确保作品准确无误。二是润色,反复推敲,力求做到主题鲜明、意境优美、语言生动、表现手法新颖,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好诗不厌改,从古至今诗人们都很注重诗的修改,可以说很多好的诗词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贾岛和韩愈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究竟用“敲”字好还是用“推”字好推敲入迷,这些美谈,古往今来,激励众多诗人潜心修改自己的作品。

纠错是改诗的步,是基本的修改,主要包括检查修正诗词的格律问题和基本语法等。如检查平仄、对仗、押韵等有没有硬伤,检查诗句的语法表达是否通畅,检查诗词有无社会人文等常识性的问题,发现了这些问题及时予以对症修改。这是修改诗词的步,这需要诗人熟练掌握格律规则和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

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诗句反复推敲,炼字炼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集句而成章,集章而成篇。”字、句、章、篇的关系非常密切,对诗句中的某些字词的增补或调换就是炼字炼句,也能体现作者对全篇的整体把握和架构能力。诗词是方寸内的功夫,古今诗人对词句的推敲留下了不少范例。修改的方法主要是诗词作者反复推敲、琢磨诗词语言,这种过程叫作锤炼,就像锻造铁器一样,经过千锤百炼,去掉杂质留下精粹。

诗的篇幅很短,它的语言要求高度概括,特别精炼、含蓄,还要准确、形象,具有感染力,因此在语言的锤炼上必须下大力气,在炼字、炼句、立意上下大功夫。要求作者具有对字词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的能力,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形象和深远的寓意。作者具备了这种功夫,就能使修改后的诗具有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美感,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点石成金、高下立判。

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经过反复推敲多次、后才确定用“绿”字。这个“绿”字被活用作了动词,给人以动态之感,使诗意更加活泼,富有生机。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据《东坡志林》记载,这首诗的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了不同”,后来他换了五个字。因为“到处看山”不但与句重复,而且显得很平淡,改成“远近高低”,不但与句衔接得很紧凑,内容也有新意,显示了群山的不同视角和形状,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炼字、炼句要服从于立意,即为了提高诗的思想性,创造更高更美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修改诗词还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作者整体考量作品的构思、立意主旨、整体架构,作出巧妙和别出心裁的修改。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著名剧作家于伶37岁生日,当时在重庆的朋友为了给他贺寿,独出心裁地联句成一首贺寿诗送给他:“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写大明。”这首贺寿诗,涵盖了于伶的主要剧作:《长夜行》《杏花春雨江南》《大明英烈传》《花溅泪》等。后来,郭沫若看了这首诗,认为联句巧妙,诗味也浓,但总感到格调有些低沉,于是就提笔重新改写了一首诗为于伶贺寿:“大明英烈见传奇,长夜行人路不迷!江南春雨三七度,如花溅泪发新枝。”这首诗同样是用于伶的剧名联句,但显然比前诗意蕴深远,诗调高昂,有催人奋进的作用。特别是用“路不迷”“发新枝”的诗句寄托了他对于伶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厚谊。


媒体评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

★诗有大家,有名家。大家不嫌庞杂,名家必选字酌句。

  ——袁枚

★诗文之体,得秋气为佳;词曲之体,得春气为佳。

  ——张潮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


前言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

中国历来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千百年来,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诗词作品中充满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诗魂”,也是“民族魂”。自古至今“诗教”以诗教人,即通过诵诗、写诗、用诗等形式将其中蕴含的道德、意志、情感等发人深省的美学力量,来教化人心、提高素质。两千多年的诗教传统绵延至今,在当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诗教必将发挥重要的育人及净化人心、提升思想境界、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中华诗词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复兴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各种诗词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各类诗词活动层出不穷,诗词的创作、交流、发表与出版空前活跃,各地各行业的诗词作者有百万之众。中央电视台于近几年大力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都获得热播,社会反响很好,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中华诗词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一些大学里,格律诗词写作的课程悄然恢复,诗教已开始走进中小学校园。诗词写作首先要弄清诗词格律,很多初学者对严整的格律要求望而却步,对诗词内在的章法缺乏了解,因此,编写能面向学生和广大诗词爱好者,既简明又实用的诗词格律与写作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的定位是普及教材,力求准确、简明、实用,既注重格律知识的整理与分析,又精心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进行剖析和讲解,使读者能更好地品读、理解诗词,自然而然地掌握诗词格律及写作方法。

在平仄一章中,本书清晰地介绍了五言和七言律句的几种平仄类型,用表格直观呈现了律诗和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分析并厘清了历来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及孤平与拗救中的一些模糊之处,使初学者能很快弄清并掌握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格式。

在押韵、平仄、对仗、章法几章中,浅显易懂地对近体诗与词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比较,力求阐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声韵改革等问题上,尊重诗词在现当代的实际发展状况,力求客观、与时俱进地阐述其变化与发展。

在讲述诗词的章法和写作方法时,多举实例,例证中既有对名句的具体分析,又有对经典全篇的综合解读与赏析,力求生动阐述写作方法,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本书中列举的写作方法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和创作的研究及心得,并加以总结,诗词的写作方法本就有很多相通之处,读者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本书附录所用词谱,全部选取自龙榆生所著《唐宋词格律》,相较于《钦定词谱》或《词律》,在一些可平可仄处,会有些差异,读者填词时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词谱,遵循一首作品对应一种词谱的原则。

作为诗词教材,本书对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分别从押韵、平仄、粘对、对仗、章法等方面进行了讲述,难免会琐碎或死板,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弄清规律,才能登堂窥奥,直至进入写作上的自由之境。

在编著本书的过程中,因约定的时间有限,笔者又独自承担了所有编写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因笔者学养不深,理论水平也有限,在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况且写作之道,在于实际创作之中心领神会,用理论的方法分析解说,往往难以尽得其精髓。恳请方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推荐购买(232+)
  • 好评(127+)
  • 经典(422+)
  • 图书多(153+)
  • 无广告(111+)
  • 差评少(290+)
  • 体验差(319+)
  • 实惠(465+)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