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歧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国家的歧路精美图片
》国家的歧路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国家的歧路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171385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2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6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1912年,随着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开始出现宽松的社会环境,民主主义运动高涨,实现了普选制和政党内阁制。另一方面,军部和右翼势力暗流涌动,最终在1936年酿成了“二二六事件”。从那时起,日本迅速滑向法西斯主义,先是侵略中国,而后向英美宣战,结果不但给世界造成灾难,日本自身也几乎被战争毁灭。本书通过描写1912—1945年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勾画了一个曾经充满希望的新兴国家如何走向战争的历程,也分析了日本走上自我毁灭的内在原因。

本书是《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一书的续集,这两本书完整地呈现了近代日本帝国开国—崛起—膨胀—毁灭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完整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故事。日本走向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对于认识日本、认识后发国家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名人推荐

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结合,把明治维新开启的日本现代化进程导引入军国主义的歧途。这造成了20世纪亚洲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使好几代日本人增进国家现代性的成果毁于一旦。近代日本走过的弯路,值得仍在致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引为鉴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从明治维新到军国主义,日本的案例表明,一个国家的历史会走上匪夷所思的歧路,一个民族的命运会发生始料不及的逆转,此中的教训值得深长思之,本书作者承担起了一个思想者的责任。

一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国平

从历史中读出教训和警戒,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却是治史者良心和良知的体现。仅此一条,便构成推荐本书的充分理由。

——厦门大学退休教授 易中天

可以说,明治维新是社会转型成功的典型,使落后的日本迅速崛起。然而,日本后来的巨大灾难,恰恰又是明治维新种下的种子。这种成功的灾难,尤其值得重视、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一场近代化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堕入国家主义的向外扩张的深渊?马国川先生以他敏锐的目光和生动的文笔,警示我们:一个以富强为核心而崛起的国家,倘若在文明的选择上走错了路,将是万劫不复之民族灾难。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100年前,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是一个经济蒸蒸日上、社会充满希望的新兴国家。这之后它为什么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回首1912—1945年这段日本历史的轨迹,《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一书带给人们深思和警醒。

——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钱颖一

日本是一个谜。这个人口只有我们1/10,土地只有我们1/26的岛国,为什么能够创造那么多的世界奇迹,又为什么会干出那样惨绝人寰的罪行?知识分子在其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本书为我们揭开谜底提供了许多思考的线索。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教育家 朱永新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帝国迷失了方向,在邪路上越走越远,终至毁灭。用“鸟之眼”俯瞰,用“虫之眼”体察,用既理性又感性的文笔生动地展现这段云诡波谲的历史,是本书的特点,也是它的吸引力之所在。

——财经作家 吴晓波


书籍目录:

前言 读日本,问国运

第一编 改 造

日本之春:第一次护宪运动

泽柳事件:教授对大学校长说“不”

阿部守太郎暗杀事件: 日本的自制力渐将消退

从松方正义到孙中山:对中日关系的忧思

白虹贯日事件: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

平民首相原敬:不让这种潮流发展过快

吉野作造:大正民主的旗手

牧野伸显:预见世界形势的外交家

日美战争不可取:一位海军将领的警世之言

朝日平吾:想给国家治病的“病人”

从极左到极右:北一辉的激进人生

德富苏峰:日本帝国的“戈培尔”

《治安维持法》:制造 20 年“白色恐怖”

第二编 转 向

“非国民”石桥湛山:大日本主义还是小日本主义?

浜口雄幸:死于宪法黑洞的首相

室伏高信:侵华高潮中的反对者

与谢野晶子:从反战诗人到战争歌颂者

井上日召:“暗杀是菩萨行为”

新渡户稻造:“否定日本的惯犯”

犬养毅:“国家改革祭坛上的供物”

菊竹六鼓:要宪政,还是要法西斯?

松冈洋右:让日本成为“国际孤儿”的“国民英雄”

泷川事件:大学和国家权力的较量

转向:在权力面前弯曲的脊梁

豪斯上校的忠告:日本不要重蹈德国覆辙

美浓部达吉:改变根本思想是不可能的

河合荣治郎:战斗的自由主义者

第三编 绝路

闭嘴事件:日本议会政治的溃败

斋藤隆夫:吾言即是万人声

不要错过这班车

桐生悠悠:我要离开这个畜生当道的世界

山本五十六:把国家命运押在赌桌上

及川古志郎:日本海军为什么没有阻止战争?

日本为什么会选择“民族切腹”?

东条英机:牢牢抓住多数灰色群体

立此存照:和军国主义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们

佐佐木八郎: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神风特攻队队员

一块纪念碑的故事:日本人为什么仇恨美国?

吉田茂:从“谋反分子”到“爱国者”

后记 站在思想和时间一边

近代日本大事记(1912—1945年)


作者介绍:

马国川,《财经》杂志主笔、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秘书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已出版《大碰撞》、《我与八十年代》、《没有皇帝的中国》、《重启改革议程》(吴敬琏、马国川合著)、《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看中国》、《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等作品。

《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重启改革议程》荣获“第八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2016年出版英文版;《看中国》2017年出版韩文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国家的歧路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国家的歧路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国家的歧路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只要看一眼日本的战争能力,就会立刻对日本下决心与美国作战产生“日本精神正常吗”这样的疑问。

其实在战前,日本国内有许多“精神正常”的人。他们很清楚,日本根本就不是美国的对手。包括战争叫嚣最激烈的军队中,也不乏清醒人士。海军最清楚,以日本海军力量根本不足以与美国对抗。

……

当时日本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开战舆论,让政治家几乎没有退路。在1941年下半年,日本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的都是如下标题:《对日扮鬼,揭露美国之内心》《抨击美国执着的对日敌视》《美国已设定太平洋战争》《美国意识不变,这才是太平洋危机》《快看,美国反日之种种》……

和同期比较节制的美国媒体比起来,日本报刊上充斥着这种激烈的言论。

……

诚如英国思想家休谟所说:“任何专制政治其基础是人的意见。”再专制的政治,如果没有被统治者的最低限度的自发性协助是无法存在的。“不惜与美国一战”的社会舆论氛围,把日本政府逼迫到毫无退路的地步。日本政治家即使明知开战是自杀行为,也不敢违逆汹涌的民意。

……

吊诡的是,这种“不惜与美国一战”的社会舆论氛围,并不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而是日本政府自己一手造成的。

……

“媒体自由没有了,国民的眼睛和耳朵也就被蒙蔽起来了,也不可能形成公正、均衡的社会舆论。充斥在报纸、广播里的仇恨美国的宣传,将日本国民成功“洗脑”。日本国民认为,美国就是一个邪恶国家,包藏“膨胀的野心”,日本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被压迫”的整个亚洲而战,为了世界和平而战。

在没有民主的国家里,民众本来是“原子化”般存在的。就像著名思想家丸山真男分析战前日本民众时所说:“原子化的个人一般对公共问题不甚关心,但正是这种不关心往往突然转化为狂热的政治参与,也就是说他们为摆脱孤独和不安而焦虑,正因为如此,这种人才会全面归依权威主义的领导,会全身投入那种国民共同体、人种文化之永存这一观念所表现出的神秘的‘集体’中去。”

于是,原本“原...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团肩负三大使命: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取得德国领有岛屿(赤道以北),把废除人种歧视写入国际联盟盟约。前两个(都是不义的)使命都完成了,唯有第三项提案遭遇挫折。

100年前,种族不平等是世界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亚洲各国,深感欧美歧视之重。日本希望把废除人种歧视写入国际联盟盟约,据此解决美国排斥日本移民问题,进而获得与欧美国家平等的地位。显然,日本有借此成为与欧美大国平起平坐的世界级大国的私心,不过人们也不能因此否定日本提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可是,牧野失望地看到,只有中国、巴西、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四个国家赞同日本的提案,英国、法国、秘鲁、希腊等国都表示反对,英国以及其自治领澳大利亚的反对尤为强烈。美国最初表示原则上同意日本提案,可是和会期间一度回国的威尔逊总统发现,美国国内舆论普遍持反对态度,认为人种问题属于内政问题,而日本的提案是干涉别国内政,并指责国内歧视其他国家人种的日本政府没有资格提出人种歧视废除案。于是,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在日本历史上,暗杀事件多如牛毛,明治时代的大村益次郎、大久保利通、森有礼等政府高官都是遭暗杀而死。但与以往的暗杀活动有本质区别,朝日平吾的暗杀是典型的法西斯恐怖行动。他不像从前一样只是针对某个具体人物或具体政策的推行者,而是针对整个日本体制而实施的行动。他并不了解安田善次郎,更与安田善次郎没有个人恩怨,只不过把他当作体制的代表,实行“天诛”,以此制造震惊朝野的效果,警告当权者改弦易辙。

……

这种法西斯恐怖行为并没有达到解决政治问题、“拯救”日本的目的。恰恰相反,刺杀事件只会将国策推向更激进的方向。因为时局没有转变,后来者又进行新的暗杀。财界害怕右翼的恐怖活动而开始为其提供资金,右翼和财界的媾和又进一步把日本推向军国主义,离自由宪政越来越远,直到最后将整个日本帝国推进二战的深渊。

……

事实上,作为年轻革命运动的精神导师,北一辉和财阀一时之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假如朝日平吾知道这个故事,不知道他是会哭,还是会笑。


石桥撰文指出,日本根本不存在对外战争的危险,所谓“1935年、1936年危机”是欺骗宣传,“说谎者最初也知道是在说谎,可是到最后自己也误认为这是真实的,这是一种心理作用。我认为现在日本到处嚷嚷处于非常时期也是这种心理作用在作怪”。他断言:“现在的日本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没有对外战争的危险。”

面对来自社会的质疑,海陆军发表声明,宣称“将严厉打击离间军民关系的行为”。一纸声明,让全国的媒体噤若寒蝉。只有石桥在《东洋经济新报》发表社论《让人遗憾的海陆军省声明》,指出这个声明本身就是“离间军民关系的行为”。石桥这样写道——

我国的一部分人有把发表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言论的人称为“卖国贼”的不好习惯,陆军省和海军省做出的声明中也有这样的内容,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军部、政党、财政界以及其他所有的国民都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对方立场,倾听各自的主张,然后做出冷静判断,这才是国家舆论统一和军民大团结的唯一之途。

可惜,理性的声音已经难以阻止军部在法西斯大道上狂奔。1934年10月2日,陆军省新闻班发行《国防的布义及其强化之建议》,开头就说“战斗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进行赤裸裸的战争煽动。这个小册子总共发行了16万册,被散发到社会各界,报纸也对此进行大规模报道,引起了轰动。


“右翼势力要求日本与德国结盟,同时在国内鼓动反英运动。面对这种社会鼓噪,石桥湛山再次站出来,成为唯一说“不”的人——

随着日德意军事同盟主张占据上风,有人用明治时期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的恐英论、软弱论、缺少自重论等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但是,他们没有察觉到自己在议论这些的时候,不知不觉被媚态心理支配而已经快要失去自主精神了……我希望他们不要随感情胡乱辱骂外国,这其实就是媚态外交的反面。记者对先前风靡全国的反英运动持反对态度。超越政策范围,对英国的国体、英国国民的品性,甚至对英国的历史发动攻击,就算英国是敌人,这也太无礼了,眼光过于短视。(言论报道的自由)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各种意见和报道不断被提供到国民面前,从而依靠这些来培养他们的批判能力,纠正其偏见,形成公正、均衡的社会舆论。


自明治末期以来,日本就流行“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论调。戈培尔有一句名言:“人民大多数比我们想象的要蒙昧得多,所以宣传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和重复。多年的“简单和重复”之后,日本国民普遍相信,那块远离日本本土的土地是日本不能失去的“生命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官方更起劲地重复这种谬论,许多评论家也加入到辩护的行列中,千方百计地为日本的侵略炮制理论依据。他们认为,“日本在满蒙有着特殊的权益和地位”。其论据要么说,“满蒙是日本十万生灵换来的‘圣城’,日本民族感情的源泉,明治遗业的象征”。要么说,“满蒙是日本实力发展后人口过剩的天然移民区,粮食和工业的供应地及商品市场,为上天予日本之良土”。

……

室伏高信从经济角度指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不过是一个骗人的手段,由日本财阀、军阀及企业家所垄断的满洲对一般的日本国民并无利益。军国主义者推行的侵占满洲的所谓“积极政策”,只能给民众生活带来沉重负担。

……

“伟大的国民应对于他国有宽容,也应当严肃地对待其自身。只有反省自己的国民,才真正不愧为伟大的国民。一切伟大的行动,仅是从反省自己而生。”

……

七七事变之前,室伏高信还与胡适书信往来,讨论中日关系的出路。胡适对他说:“我虽然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我们这样的自由主义者已经成了少数了。”不过,和胡适不同的是,室伏高信并不是一个始终如一的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尤其是面对西方文明时,他的国粹主义的思想就开始暴露。他在给胡适的信中批评西方文明,呼吁中日两国的知识分子携手合作,“努力拥护东方的自由,东方的遗产与东方的文化,进而将世界史的舞台迁到我们东方的世界上来”。

悲剧就在于,这种东方主义和国粹主义很容易和军国主义思想同流合污。事实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室伏高信就转而赞美这场侵略战争,战后还遭到了开除公职的处分。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1912年,随着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开始出现宽松的社会环境,民主主义运动高涨,实现了普选制和政党内阁制。另一方面,军部和右翼势力暗流涌动,最终在1936年酿成了“二二六事件”。从那时起,日本迅速滑向法西斯主义,先是侵略中国,而后向英美宣战,结果不但给世界造成灾难,日本自身也几乎被战争毁灭。本书通过描写1912—1945年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勾画了一个曾经充满希望的新兴国家如何走向战争的历程,也分析了日本走上自我毁灭的内在原因。

本书是《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一书的续集,这两本书完整地呈现了近代日本帝国开国—崛起—膨胀—毁灭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完整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故事。日本走向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对于认识日本、认识后发国家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名人推荐

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结合,把明治维新开启的日本现代化进程导引入军国主义的歧途。这造成了20世纪亚洲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使好几代日本人增进国家现代性的成果毁于一旦。近代日本走过的弯路,值得仍在致力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引为鉴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从明治维新到军国主义,日本的案例表明,一个国家的历史会走上匪夷所思的歧路,一个民族的命运会发生始料不及的逆转,此中的教训值得深长思之,本书作者承担起了一个思想者的责任。

一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国平

从历史中读出教训和警戒,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却是治史者良心和良知的体现。仅此一条,便构成推荐本书的充分理由。

——厦门大学退休教授 易中天

可以说,明治维新是社会转型成功的典型,使落后的日本迅速崛起。然而,日本后来的巨大灾难,恰恰又是明治维新种下的种子。这种成功的灾难,尤其值得重视、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一场近代化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堕入国家主义的向外扩张的深渊?马国川先生以他敏锐的目光和生动的文笔,警示我们:一个以富强为核心而崛起的国家,倘若在文明的选择上走错了路,将是万劫不复之民族灾难。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100年前,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是一个经济蒸蒸日上、社会充满希望的新兴国家。这之后它为什么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回首1912—1945年这段日本历史的轨迹,《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一书带给人们深思和警醒。

——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钱颖一

日本是一个谜。这个人口只有我们1/10,土地只有我们1/26的岛国,为什么能够创造那么多的世界奇迹,又为什么会干出那样惨绝人寰的罪行?知识分子在其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本书为我们揭开谜底提供了许多思考的线索。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教育家 朱永新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帝国迷失了方向,在邪路上越走越远,终至毁灭。用“鸟之眼”俯瞰,用“虫之眼”体察,用既理性又感性的文笔生动地展现这段云诡波谲的历史,是本书的特点,也是它的吸引力之所在。

——财经作家 吴晓波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172+)
  • 种类多(402+)
  • 推荐购买(594+)
  • 引人入胜(381+)
  • 章节完整(422+)
  • 强烈推荐(225+)
  • 体验满分(363+)
  • 五星好评(266+)
  • azw3(233+)
  • 四星好评(447+)
  • 排版满分(409+)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