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近思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近思录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中国古代一部哲学选辑之书,一部重要的儒学入门书。
内容简介:
《近思录》是宋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理学入门书,全书分类精选北宋周敦颐、程颢等五位大儒的思想要义,按次第编排,共十四类六百二十二条,是我国古代影响*、*广的儒学入门书,也是今人学习儒学、研究儒家思想的之书。
本书是《近思录》的注译本,作者在参考权威注本的基础上,融入多年研究心得,全书既有字词疏解,又有义理辨析,是一本简明且接近作品原意的儒学普及读物。
书籍目录:
一 道体本原············ 001
二 为学大要············ 040
三 格物穷理············ 102
四 存养之功············ 149
五 改过迁善············ 183
六 齐家之道············ 207
七 取舍去就············ 224
八 教学之道············ 254
九 圣贤气象············ 269
作者介绍:
张京华,男,1962年生,现为湖南科技学院二级教授,国学院院长,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湖南省社科联国学普及基地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整理古籍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前言
一
如果将我国的历史比较直观地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段,则上古可以视为儒家的创兴时期,中古可以视为儒家的中兴时期。创兴时期有孔、曾、思、孟,中兴时期有周、程、张、朱。任何学说、思想、学派,要想长期发挥它不偏不倚的积极作用都是不容易的,需要适应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理学便是儒家在中古时期获得更新之后的一个新形态。在这次成功的更新之后,儒家思想学说便得以恢复其新鲜的活力,从而继续主导中国乃至整个东
亚社会在近古时期的发展历程,并且将社会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当然,儒家学说还有其更早的渊源,就是“二帝三王”的王官之学。创兴时期,孔子集大成,萃聚“二帝三王”的典籍,成为“六经”;中兴时期,朱子再次集大成,萃聚孔、曾、思、孟的著述,成为“四书”;而周、程、张、朱的著述,到了近古时期,流行极广,几于人手一册,这就是《近思录》。
所以,儒家学派就有“四书”是“六经”之阶梯、《近思录》是“四书”之阶梯的说法。也就是说,了解儒家思想学说,为正宗的路径应当是从《近思录》上溯“四书”,再由“四书”上溯“六经”。事实上,在宋元明清时期,《近思录》是影响、广的入门
性的学术书,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古代朝鲜、日本、越南,尤其如此。
朱熹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近思录》好看。‘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清代江永称,“凡义理根原,圣学体用,皆在此编。……盖孔、曾、思、孟而后,仅见此书”。四库馆臣称,“宋明诸儒若何氏基、薛氏瑄、罗氏钦顺,莫不服膺是书”“实为后来性理诸书之祖”。
孔、曾、思、孟的主要概念是“仁”,周、程、张、朱的主要概念是“理”。孔子多讲“仁”,而孟子多讲“义”,“义”是“仁”的一种体现,本质上仍然是“仁”。宋儒讲“理”,又讲“道”“性”“心”,讲“理”是强调天地万物具有共同的规律性,讲“道”是强调道统在人间的传承,讲“性”是确信人类具有向善的本质,讲“心”是强调自身的感知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因此只是侧重不同,并无实质之别,“道”“性”“心”仍然是“理”。
儒家是永远的儒家,只是各个阶段的形态展现有所不同。但大致上说,出于历史的因素,创兴时期的儒家具有更多的政治和制度的因素;时隔一千余年之后,世异事异,事异备变,中兴时期的儒家具有更多的抽象性和哲学性,因此也更加灵活,超越时空而具备普世价值。
二
《近思录》的编订是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夏天,编订者是朱熹和吕祖谦。朱熹和吕祖谦相约,在福建建阳的寒泉坞相见,共读北宋五子之书。由于对内容早已稔熟于心,所以只用了十天时间,不仅全部条目基本选定,而且条列了卷次,写定了各卷标题。
编订之后,二人各有一篇《书〈近思录〉后》,又称《近思录后序》。
朱熹在《后序》中说:“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
从朱熹的话来看,他的《后序》应当也是同时写就的。但吕祖谦的《后序》题款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是一年之后写定的。在书成以后,朱熹和吕祖谦二人为此还有信函往来,相互磋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晦庵集》中有乙未八月与祖谦一书,又有丙申与祖谦一书,戊戌与祖谦一书,皆商榷改定《近思录》”。《朱子语类》中提到,朱熹曾说:“《近思录》首卷难看。某所以与伯恭商量, 教他做数语以载于后,正谓此也。”由此可以相信,《近思录》是朱、吕二人精思熟虑的作品。
三
《近思录》的作者和编纂者共有七人,即被称为北宋“五子”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和南宋的朱熹、吕祖谦。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后改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永州道县)人。晚年爱庐山风景,傍溪筑室以居,取故乡“濂溪”命名,世称濂溪先生。历官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本路刑狱等,有治绩。为宋代理学鼻祖,从政之余传道授业,程颢、程颐均从之受业。博学力行,黄庭坚称其为人“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精于易学, 发明太极之蕴,能“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朱熹盛赞周敦颐“《太极》之旨,周子立象于前,为说于后,互相发明,平正洞达, 绝无毫发可疑”。史称“两汉而下……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然后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后人称道周敦颐“濂溪之学,精悫深密”(蔡元定)。“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黄百家)“孔孟而后,千有余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 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后世无异词焉。”(贺瑞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周濂溪集》《周元公集》《周敦颐集》。
程颢(1032—1085),字伯淳,河南伊川(今河南伊川)人,程颐之兄,世称明道先生,或称大程子,与程颐并称“二程”,其学派被称为“洛学”。进士及第,历任鄠县、上元县主簿,晋城令,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太常丞,知扶沟县等职。《宋史·道学传》称他:“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著有《识仁篇》《定性书》《陈治法十事》等,后人合编为《程氏遗书》《二程全书》《二程集》。
程颐(1033—1107),字正叔,程颢之弟,世称伊川先生,或称小程子,与程颢并称“二程”。历官崇政殿说书、管勾西京国子监等职,为洛党领袖。自年十八上书阙下,游太学,后经近臣屡荐,入京侍讲经筵,党争起,窜涪州,移峡州,后以宣义郎致仕。时人称其
“有特立之操,出群之资,洞明经术,通古今治乱之要,有经世济物之才,非同拘儒曲士,徒有偏长,使在朝廷,必为国器”(吕公著)。“道德纯备学问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制礼作乐之具,实天民之先觉,圣代之真儒。”(朱光庭)《宋史·道学传》称他:“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动止语默,一以圣人为师,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著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后人合编为《程氏遗书》《二程全书》《二程集》。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作“关学”。史称张载“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本跅弛豪纵士”,“又出入于佛老者累年。……精思力践,毅然以圣人之诣为必可至,三代之治为必可复。尝语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任之重如此”,“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朱熹称赞他“早悦孙吴,晚逃佛老,勇撤皋比,一变至道”。历官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著有《正蒙》《西铭》《东铭》《易说》等, 后人合编为《张子全书》《张载集》。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谥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学家。祖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先曾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学者又称百源先生,其学派被称为“百源学派”。后隐居河南洛阳安乐窝,创立易学象数学派, 屡授官不赴。史载邵雍在苏门山,“布裘疏食,躬爨养父之余,刻苦自励者有年”;“冬不炉,夏不扇,日不再食,夜不就席”;在洛阳,“蓬荜瓮牖,不蔽风雨,而怡然有以自乐,人莫能窥也”;“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任意所适”。评价说“周、程、张、邵,五子并时而生,又皆知交相好,聚奎之占,可谓奇验。而康节独以《图》《书》象数之学显”。程颢称之为“振古之豪杰”,又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朱熹称其“胸襟中这个学,能包括宇宙,始终古今”。著有《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先天图》《皇极经世》及《伊川击壤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考亭、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侨居建阳武夷山。二程四传弟子、周敦颐五传弟子。进士及第,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在官之日虽浅,而政事可观。“所至兴学校,明教化,四方学者毕至。”史称朱熹“得程氏正传……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熹而始著”。一生著述极富,有《中和说》《观心说》《仁说》等,并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作章句集注及或问,为
《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作解,为《周易》作本义及启蒙, 为《诗经》作集传,为《楚辞》作集注及辨证,编订《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又著《孝经刊误》《小学集注》《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朱子家礼》《朱子文集》《朱子语类》等,著作共二十五种六百余卷,后人辑录有《朱子语类》,今人汇编有《朱子全书》。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世称东莱先生。进士及第,历官太学博士、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著作郎、直秘阁, 主管冲祐观及明道宫等。屡以圣道、治体进谏宋孝宗。与朱熹、张栻为友,一时齐名,人称“东南三贤”。年少时性情卞急,一日诵《论语》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时忿懥涣然冰释,遂终身无暴怒。朱熹曾说:“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其学以关洛为宗,而长于兼取众长,举人之善,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史称吕祖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宰相之量也”。著作有《东莱集》《东莱左传博议》《东莱书说》《吕氏家塾读书记》,编纂《皇朝文鉴》《古文关键》。
所以,《近思录》既是一部北宋五子的语录,同时也反映了编选者朱熹、吕祖谦自己的思想,是七名宋儒的共同思想的精华录。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1.1 濂溪先生日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本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 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盖凡 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己治人之要,与夫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概。
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 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故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 言吉凶,皆先吉而后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后非。
问:“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 其实一也。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处。又曰: 学者要学得不错,须是学颜子。
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 守不约,泛滥无功。
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
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董仲舒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孙思邈曰:“胆欲 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可以为法矣。
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
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著意, 才著意,便是有个私心。这一点意气,能得几时了?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个学是终身事。果能颠沛造 次必于是,岂有不得道理?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莫说道将第一等让与别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说,便是自弃。虽与不能居 仁由义者差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伊川先生曰:人安重则学坚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明道先生曰:人之为学,忌先立标准。若循循不已,自有所至矣。
仲尼绝四,自始...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心不通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贵也。
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然致知甚难。”伊川先生曰:“学者固当勉强,然须是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觑却尧,学他行事,无尧许多聪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如子所言,是笃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未致知,便欲诚意,是躐等也。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自然乐循理。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顺理事,本亦不难,但为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难也。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将去也。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时自别。”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思曰睿。”思虑久后,睿自然生。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换一事思之, 不可专守著这一事。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著,虽强思亦不通也。
问:“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曰:“只是致知。
若智识明,则力量自进。” 问:“观物察己,还因见物反求诸身否?”曰:“不必如此说。物我一理, 才明彼,即晓此,此合内外之道也。”又问:“致知先求之四端如何?”曰:“求之情性,固是切于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思曰睿”,“睿作圣”。致思如掘井,初有浑水,久后稍引动得清者出来。
问:“如何是近思?”曰:“以类而推。” 学者先要会疑。
凡看文字,如七年必世百年之事,皆当思其如何作为,乃有益。
凡解经不同,无害;但紧要处不可不...
或问:“圣可学乎?”濂溪先生曰:“可。”“有要乎?”曰:“有。”请 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 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伊川先生曰:阳始生甚微,安静而后能长。
不能动人,只是诚不至。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
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学者必时其动静,则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
今人从学之久,不见进长,正以莫识动静,见他人扰扰,非关己事,而所修亦废。
由圣学观之,冥冥悠悠,以是终身,谓之光明可乎?敦笃虚静者,仁之本。不轻妄,则是敦厚也;无所系阂昏塞,则是虚静也。此难以顿悟,苟知之,须久于道实体之,方知其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近思录》是我国D一本哲学选辑之书,也是北宋理学的大纲,是学习儒学Z重要的入门书。
增加章节导读,全文精心翻译,注释详尽,生僻字注音、释义,无需古文基础,全书阅读无障碍。
采用原文、译文双栏对照排版,注释紧跟其后,无需频繁翻页即可一览原文、译文与注释。
内文选用特制环保轻型纸,轻便易携,便于翻阅,随时随地享受阅读。
封面选用进口特种纸,设计典雅,开本适宜,锁线精装。
媒体评论
《近思录》好看,“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朱熹)
凡义理根原,圣学体用,皆在此编。(江永)
《近思录》为我国*本哲学选辑之书,亦为北宋理学之大纲,更是朱子哲学之轮廓。(陈荣捷)
书籍介绍
《近思录》的编订是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夏天,编订者是朱熹和吕祖谦。朱熹和吕祖谦相约,在福建建阳的寒泉坞相见,共读北宋五子之书。由于对内容早已捻熟于心,所以只用了十天时间,不仅全部条目基本选定,而且条列了卷次,写定了各卷标题。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158+)
- 下载速度快(295+)
- 好评(176+)
- 四星好评(272+)
- epub(128+)
- 已买(404+)
- 图文清晰(92+)
- 章节完整(229+)
- 内容完整(85+)
- txt(109+)
- 盗版少(619+)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康***溪:
强烈推荐!!!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喜欢"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近思录"的人也看了
大学物理实验(提高篇)亚辉科学出版社9787030753342蔚蓝书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分类精解(第5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心智何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写给孩子的资治通鉴书籍 全套5册 正版原著注音儿童青少年小学生版少年能读懂的中国历史类漫画书简读版史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带拼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紫微斗数全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移动互联网芯片技术体系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量子计算数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WOW!我们最好奇的科学常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昨日的世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财务通:直达成功企业的财务智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21808684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高考红皮书.全程复习卷.生物(供一轮复习)(2008年版)——桂壮红皮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居里夫人传/世界文学文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9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关题库2000题.药学专业知识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即时即地检验技术与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我的世界中世纪王国建筑分解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流行手风琴曲集-缤纷手风琴世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版爆笑校园47 朱斌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乒乓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Recent Advances in Parallel Virtual Machine and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并行虚拟计算机与信息传送界面最新进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4分